到,裴晏能让殿下轻而易举的改变主意。这对一个君主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你在想什么?!”孟执书猛地拍了下身侧的茶几,“现在该担心的是裴晏吗?”

他和墨相共事了这么久,只要一眼,他就能看出来墨相到底在想什么。这个老东西居然把重点放在了裴晏头上!孟执书错着牙道,“你莫不是被你们家小七给带偏了?这时候最该关注的不是瑞王一脉?再不济你想想护国公府也成啊,怎么会把矛头指向裴欲之,你真是糊涂。”

“我没有!”墨相打断了孟执书的质问,随后对上孟执书瞪大的双眼,他顿觉自己有些失态,忙咳嗽了两声,接着话道,“我又没提裴欲之,你倒是会给我扣帽子。”

“我扣没扣的你心底有数。”孟执书正烦着呢,他今儿过来也不是为了和墨相争这事儿的,墨相既然矢口否认,那他也犯不上非得去提这遭。孟执书摆摆手,“行了不说这个。我方才跟你说的事,你怎么想?”

“嗯?”墨相拉长了嗓音,“护国公府......你想让景俞去策反护国公?”

景俞是墨三爷的小字,而墨三爷和护国公早年还真有几分交情。

毕竟墨相不像孟家那般站队站的又早又明显,早年的墨家对于瑞王一脉来说,还是很值得交好的。况且护国公和墨三爷也真谈得来。但是策反这事儿,墨相和墨三爷还真没想过。

墨相坐在椅子上,双手一摊,横着孟执书道,“赵老夫人多疼贤妃你也不是没看见。护国公又是个最孝顺不过的人,为了赵老夫人一句话,连亲儿子都舍得拿去尚公主,景俞这个外人上门去劝又起得了什么作用?”

“能不能劝动谁说的准?”孟执书横了回去,十分不客气地道,“景俞嘴巴利索,他要是愿意去和护国公说上两句。护国公少说也能听进三分去。”

“三分......”墨相喃喃重复着这两个字,忽的抓紧了扶手,上半身往前一探,看向孟执书道,“你想让瑞王自断一臂?”

第448章 背后挑拨

孟执书见他终于懂了自己的意思,不由长舒了口气,点头道,“护国公府和瑞王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指望护国公府投靠东宫,明显是不可能的。而瑞王又一向心眼儿极小,这个关头上,他要是发现了护国公和景俞有联络,想不多想都难。”

从前裴晏布下那个什么昭昭的事情,打的不就是让护国公府和瑞王生分的主意吗?那件事成效果然显著,可惜,因为那个昭昭没死,倒给了瑞王再爬起来的机会。

护国公府不可能和瑞王分开,一来是因为赵老夫人的存在,二来,也是因为当今护国公优柔寡断的性子。既然如此,那他们也不必强行要护国公府和瑞王反目成仇,只要让瑞王不信任护国公府,那就算护国公府有再大的能耐,也是白搭。

瑞王此人心眼极小,他若是怀疑护国公府,那就势必不会再在大事上动用护国公府的势力。而照太子猜测,他眼下要做的头一件大事,就是在万邦来朝的时候对东宫下手。

失去了护国公府的帮助,而又陆深不在京城,这样瑞王的行动多少也会受些影响。这对于东宫来说,自然是极好的。

墨相凝眸,思索良久,终是极慢地点了点头,“反正不管瑞王有没有那个意思,先把他和护国公府的关系挑拨开,对东宫来说,也是极好的。”

“可不是。”孟执书举起茶盏朝墨相敬了敬,“不过这事儿麻烦不在挑拨上,我看还是想想该怎么说服景俞去和护国公谈一谈。”

墨三爷出了名的放荡不羁,甚至从性子上来说,墨三爷比之他儿子墨七少爷要来的更难办。毕竟墨七少爷可没那个脑子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但墨三爷不一样,那人是墨家这几代里最聪明的一个,就连明兆也夸赞过墨三爷,说其才智无双。

而墨三爷本人恰好就不喜欢钻研这些事儿,他又一贯最重情谊,这些年虽然因着立场缘故和护国公有所疏远,但他做事自有一番章法,想来就算是墨相去和墨三爷提,也会被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