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青空大师的弟子,但小和尚却觉得,自己一点儿都看不透大师在想什么。

比如这位夫人的事儿,他也问过大师,为何一开始帮了那位夫人一把,后头又不见人家,大师说,这都是缘法还没到。

什么是缘法?小和尚不懂,他想了好几日,也没想明白,如今他只懵懵地瞧着青空大师。

青空大师停了口,慢慢睁开眼,那张慈眉善目的脸上多了几分笑意,“请她们进来吧。”

小和尚不敢多问,只低头应了一声,这便退出禅房,走到等待的妇人和太子妃跟前,恭敬道,“两位女施主,请。”

那妇人终于得见青空大师,还没等把话说完,自己就先哭出了声儿来,她一想到自己那还没成家的小儿子,一颗心就疼得不得了。

好在太子妃替她把剩下的请求给说完了,又宽慰她道,“夫人放心吧,大师既然见了您,定然就会帮您的。”

那妇人拿帕子擦着眼角的泪珠,抽噎着点了点头,却是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青空大师道了声佛号,“贵公子这一生积德行善,又是为国捐躯,六道轮回,定然能有个好归宿。施主自该保重身子,闲时不多思虑,这才能叫他走得安心啊。”

“大师说得是!”妇人连连点着头,如今青空大师说的话,她是句句都记在心底的。

青空大师见她情绪稳定下来,便和她细细谈了谈法事的细节,这做法事,也不是随便就能做的,哪一天是黄道吉日,哪一处最为合适,这些都得详谈。

妇人和青空大师商量了约莫半个时辰,待一切说定以后,青空大师便叫了自己的一个弟子过来,让他带着妇人去前殿点长明灯。

那妇人对青空大师自是千恩万谢,当然,对于这个陪了自己一路、又宽慰过自己的的年轻女子,妇人心底也是感激不尽的,临走前,也没忘了拉着女子的手,眼眶含泪说道,“今儿个也要多谢你了。”

“夫人客气。”太子妃起身,笑着送那妇人出了禅房的门,这才折回头进了禅房。

“娘娘果真心善。能遇上娘娘,也是她的缘法。”青空大师笑得可亲,那花白的胡子更是显得他慈眉善目。

太子妃摇摇头,“什么缘法,都是因果。她的小儿子,虽说是死在北羌部族动乱之下,可说到底,若没有内应,北羌小部族也不会掀起那么大的波澜。这都是皇家没能处理好旧人旧事,带累了这么多人。”

那一场动乱,虽说没给大周造成什么太大的损失,但到底还是死了几个兵将,就连驻守浅溪的那个秦将军都跟着受了伤。这事儿,太子每每提起,都要皱眉叹气好一番,北羌部族折腾了这么多年一直不成气候,可如今,有了沈欢和他们里应外合,那就不一样了。

太子心底有愧于那些牺牲的将士们,当初,若不是朝廷失察,也不会冤枉了沈家满门,若不是朝廷失察,沈欢也不会得以奔逃在外,汲汲营营这么多年,积攒了一批不容小觑的势力。

大周积贫积弱,这都是朝廷的错,也就是皇上的错。可皇上不仅是皇上,还是太子的父皇,都说子不言父过,就算心底明白是谁造成了这样的后果,太子也是有口难开。

他如今能做的,便只有整顿吏治,改善民生,尽量把大周的疲敝局面扭转过来。北地那些戍边将士们的牺牲,对太子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压力。

他自觉对不住将士们,可又不能明面上说什么,毕竟,这都是皇帝当初甩下来的烂摊子,哪怕如今皇帝已经不上朝了,可他还活着不是?

太子若是说了什么,那岂不是对皇帝不满?明面上没法儿说,太子也只好多给那些将士们争取些好处,人活着,朝廷有愧于他们,人死了,朝廷总该给一副身后荣华,保他们亲眷无忧才是。

第604章 一个卦象

太子妃今日来这一趟,也是要请青空大师替那些牺牲的将士们做场法事,再替他们点上长明灯。

北地十三郡戍边将士里,像那位夫人儿子一样的人,尚且还算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