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便叹一声气,直愁得满脸发苦。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从前老太太当家,她过得自然是清闲自在,可如今老太太年纪大了,这责任落到江氏头上来了,她才知道这差使究竟有多难!
旁的就不提了,光是每个月这满府上下近百口人吃饭就得费不少的银钱,地租银子都是一年一交账,这些年,账面才一交完,立刻就被划去义庄那头,再结一结各铺子的账,这银子就跟泥牛入海似的,唰一下全没了踪影。
她也不是不想让府上的人吃好的用好的,她还有俩儿子一个女儿在这府上住着呢!可问题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账面上没有银子,她总不能拿自己嫁妆贴补全府的嚼用吧?
有些事儿一提起来就叫人心烦!江氏越说越委屈,这两年,府上的嚼用一削再削,义庄上的人大多知道她的难处,那几个厨娘也是那时候自告奋勇说要进府来伺候的,她们本来不要月钱,但老太太说了,既然做了工,就没有不要月钱的道理。
但是这厨娘的月钱,照理该是和二等丫鬟差不多,这份支出也不小,那几个女子不肯要,老太太也不肯轻易松口,两边争执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老太太拍板,说是按着府上三等丫鬟的月钱给她们,她们才勉强同意了下来。
那些人都是极为忠心的,又感念着文家的不容易,这饭菜上头,自然是想尽办法帮着节俭,江氏也是感激她们的。可这份节俭,落在别人眼底,却不一定都是好的。
如今崆山郡里其他人家是怎么说文家的,江氏也略有耳闻。
“我知道他们是觉得文家没落了,也看不起我们......可那吴大娘几个,从前也是在酒楼里做掌勺的,要不是后头家里生了变故,也不会到义庄上谋生存。她们烧的菜,也断然不是王氏说的那样上不得台面的!”
江氏越说越是愤然,替文家愤然,也替那几位厨娘愤然。
她们要活着,要养活孩子,这两点,就已经足够困难了。可王氏说的那些话,真真是往人心口上捅刀子。
孟妩有过上辈子的经历,自然更清楚其中的难处,她理解文家,也理解江氏。人间世道,对女子来说,真是太难了些,更何况义庄上的女子,多是经历了难以言喻的苦难之事的。活下去,对她们来说就已经是一桩难事了。
文家或许谈不上是救苦救难,但好歹,也给了她们一条生路,仅从这一点来看,孟妩便不能放任王氏那般随意刻薄文家和那些女子们。
这边孟妩温声细语地安慰着江氏,另一边,解芙便笑意盈盈地和其余几位凑上来的夫人们说着话,京城里东家长西家短的事儿,她最是清楚,三两句,便把那几位夫人的注意都吸了过去,倒是没人再往孟妩和江氏那边挤了。
武氏看够了热闹,瞧见这些人转头又巴结起孟妩和解芙来,心底那股无名火又蹭蹭蹭往上涨了几分,边上文家四奶奶推了推她的肩头,又叫了一声大嫂,武氏才缓过神来,忙不迭往后退了两步,跟着妯娌们招呼起茶水点心的事儿来。
第619章 捐银子讨彩头
江氏的儿媳妇、文家二奶奶领了大厨房那头几个女子进了园子,戏台上那出戏刚刚好落了幕。
几个穿着打扮都极为朴素的女子跟着文家二奶奶一道,已经从孟妩这边开始,轮番给园子里这些贵客们磕头请了安。
孟妩没搭理旁人的眼色,端坐在那儿招手叫了女子们上前去,先问了问她们各自的境况,又具体的问了问义庄上的事情。
那几个女子瞧着也都是三十来岁的寻常妇人,乍然见到这么多贵人,有几个甚至连话都说不清楚,剩下几个,要么不会说官话,要么总说不到重点上,听得江氏在一旁干着急。
好在孟妩问了她们一圈儿以后,便点了那位吴大娘出来统一回话,听见吴大娘一口流利的官话思绪清晰地答着孟妩的问题,江氏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这里人多口杂,今儿个又是文老太太的寿辰,孟妩便没多问,简单了解了下吴大娘几人的身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