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氏点了点头,笑着让他们收下,这才叫人退了下去。

孟妩喝了口茶,看着江氏,真诚无比地道,“我来之前便听说过女子义庄的事儿,今儿这趟来,除了想给老太太贺寿之外,也是想问问夫人,这义庄的事,能不能也让我出份力?”

“这话、是真的?真的吗......”江氏立刻站起身来,浑身都透着一股手足无措的劲儿,她一颗心都跟着噗通噗通跳的飞快,活像是要从嗓子眼儿里飞出来了一般。

文家开办女子义庄已经几十年了,从前是文家富裕,不需要旁人资助,如今是文家没落了,没人愿意搭把手捞一个没有什么油水的义庄。当初文家账面刚出问题的时候,老太太也不是没想过拉几个世家进来继续资助义庄,可毫无疑问都吃了闭门羹。

没人乐意插手这个烂摊子,更多的,则是想看看文家的笑话,那些人不上来踩一脚都谢天谢地了,老太太如今也是伤了面子也伤了心,再不肯在旁人跟前提一句义庄,文家如今是咬着牙继续供给义庄的嚼用。

若是孟妩真的有心相帮,那对文家、对义庄来说,可都是天大的好事儿!

这样的好事儿,江氏就是做梦都没敢想过!

孟妩笑着起身,握住江氏的手,亲亲热热的带着她又坐回了原先的位置上去,“我既开口说了,那自然是真的。文家开办女子义庄,给崆山郡那些无家可归、无处可去的女子们,提供了个住处,又给她们找事儿做,这是大义之举。

太子妃娘娘听说了以后,也想出一份力,我嘛,就更不用多说了,我一早就想这么做了,只可惜,我年轻,也不知事儿,办一个义庄,也不是说办就能办起来的。更何况是女子义庄,这要考虑的,要准备的,就更多了。”

江氏听着,不住地点头,可不是,这义庄哪里是那么好办的?当初文家祖上,也是摸爬滚打了好些年,才把这女子义庄办了起来。孟妩到底还是年轻了些,这些事儿,光靠她一个人,自然是办不好的。

“可这事儿,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光给点儿银子能办好的。”江氏虽然激动,这会子,却也没完全昏了头。

这是好事儿不错,可她得把事情都先说清楚,办义庄,绝对不是只出银子那么简单,一个不留神,说不准还会被人拿着善举说成是沽名钓誉之辈,文家上下也不是没遭过这样的待遇。

江氏怕孟妩就是一时间心血来潮,这会子是答应了,后头若真有什么麻烦事起来,又丢开手不管。

孟妩一副虚心求教地样子,听着江夫人大致说了几点难为之处,最后点头道,“夫人说的我都记下了,我也是一心想做点善事,搭把手,拉上那些苦难的女子一把,也算是尽了我的一份心意。我不懂这些,但我手底下也有几个得用之人,夫人若是不介意,赶明儿我就叫人过来。”

江氏见她应得痛快,又是一脸真诚,心底的那点担忧跟着散了许多,只红着眼,连声答应下来。

但这事儿也不是江氏一人说了算的,孟妩要出一份力,还得看文老太太的意思,江氏这会子也坐不住了,把这边的宾客们丢给几个妯娌,这就领着孟妩一道,急匆匆又往文老太太的上院过去了。

解芙倒是老神在在地坐着,一手端着茶水,和文家二奶奶叹了口气说道,“方才听孟姐姐那么一说,我也是来了兴致。女子难为,就连咱们这样的人家过得不舒心的也大有人在,更别提外头那些百姓们了。

有些没了娘家又没了丈夫,自己还得养个孩子,真真是苦得不得了,方才听吴大娘说了说她们几位的身世,真是听得我眼泪都要落下来了!”

文家二奶奶是个面软心也软的,闻言便拿帕子擦了擦眼角,连连点头道,“可不正是如此!我头一回听见这些身世,也觉得心疼得紧。人活一世,总有困难的时候,能帮一把自然就得帮一把。”

“就得这样才对呢。若老太太觉得合适,一会儿,我就叫人拿两千两银子过来,算是尽份心意。毕竟,这是太子妃娘娘和孟姐姐都觉得应该做、必须做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