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1 / 3)

而在她下首左边的一张交椅上坐着一位四十出头,颇为雄壮威武的中年男子。在右边的第一张交椅上上则坐着一位二十出头,面目儒雅的年轻男子,在他身边同时还坐着一位约双十年华十分柔弱妩媚的娘子。在那娘子的下方,则是坐着一位及笄之年的看起来极为娇俏秀丽的少女。

此刻殿中众人都将目光投注在走进殿中的赵天福身上,这不禁让她有些微微紧张。因为今天是她的册封礼,所以她戴着二品花钗冠,身穿八等青罗绣翟衣,服饰极为隆重。这也是董宣让她今日就来拜见这位吴国长公主之意。一是服饰隆重,显得恭敬,二是册封礼毕就来拜见,更是显着晚辈对长辈的孝顺。

赵天福走上前去向着那殿中主座上的妇人深深道了个万福,“乐平县主赵天福拜见吴国长公主殿下。”

“快请起罢,侄女何须如此多礼,往后便叫我姑姑罢。”那妇人在上面抬手虚虚一扶,含笑说道。

赵天福忙应了声,“是,姑姑。”方直起身来。

待她直起身后,那吴国长公主将她从上到下细细打量一番,不禁啧啧赞道,“果真是十七哥的孩儿,竟与他长得如此相似。”

原来自赵天福见过赵构后,这半月来几乎所有的皇室宗亲,公侯官宦都知道前道君皇帝的十七子和王赵?虻亩琅?竟然从北地逃回,如今已经来到了临安城大宗正司,拜谒了官家,这算是南渡以来关于赵氏皇族颇大的一个喜讯了。

吴国长公主话音刚落,便听到一个清脆的声音道,“娘,这位福姐姐若是穿男子的衣衫,不定就是另一个十七皇叔了,可惜十七皇叔被掳往北地,否则要是在跟前比一比的话,便知分晓了。”

“嗯。”吴国长公主看着和赵天福点了点头,似是赞同才将那说话的人。忽地回过神来,便瞪了那坐在下方右边交椅上年纪最小的少女一眼呵斥道,“玉茹,不可如此无多话无礼。”

赵天福看了那少女一眼,却见她看着吴国长公主不以为意的吐了吐舌头,复又转过脸来看着自己眼神闪烁得一笑。这一笑,却在唇边绽开了一个小小的梨涡,露出了两颗白而莹润的虎牙,使她看起来更为娇俏可爱。

“这是我最小的女儿玉茹,被她爹爹和几位哥哥娇纵惯了,不知礼仪,若言语之间有不妥当之处,还请侄女儿不要记在心上。”吴国长公主向沈天福解释道。才将那句自己女儿潘玉茹说的话,她怕赵天福听了又想起自己生死未卜的爹爹从而伤心难过,故而呵斥了自己的女儿顺带向着赵天福致歉。

其实才将那句话的确在赵天福心中带起了些微微的波澜,虽然自己对爹爹的记忆已经极淡了,但是听别人提起爹爹在北地生死未卜,还是会有些微微的伤痛。但很快这情绪便被她自己压了下去,随即便见她面上波澜不惊的转过脸来低首对吴国长公主道,“姑姑,不妨事,表妹年纪还小,这话顺口一说,侄女不会记在心上的。”

“好,到底要大几岁,又是在民间长大,果真是要懂事些。”坐在上位的吴国长公主赞道。而那才将口不择言乱说话的潘玉茹此时却盯着赵天福微微眯起了眼,似是在看眼前这看起来容貌俊美,身姿挺拔的表姐可否是说得心里话,难道她真的一点儿都不介意自己刚才所说得冒犯她的话么?

“姑姑谬赞了。”赵天福仍旧低着头回话,丝毫没有注意到有人在微眯着眼猜她的心思。

待她抬起头来后,吴国长公主便把殿内其他的人一一指给她认识。原来那坐在左手方第一位看起来颇为雄壮威武的是驸马潘正夫,而右手边第一位的是吴国长公主的第五子潘才卿,而坐在他旁边的是他的娘子郭巧云,最后那一位小娇俏秀丽的少女便是她的最小的女儿潘玉茹,不久之前方才及笄。又说,自己前面的四子都在外地为官,故而今日不在宅中。只有小儿子潘才卿还不曾封官,因此今日和她娘子在这里相陪。

赵天福便在吴国长公主向她介绍这些人时,一一的上前道了万福。殿中的众人也都各自向她回了礼。

行礼毕,吴国长公主便叫底下内侍奉茶来与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