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2 / 3)

饭。出来到外面堂中,沈氏和兰香也来送她。一家子吃了一会儿茶说了些叮嘱的话。眼看时辰要到了,赵天福方才辞了沈氏等人出了宅子。在宅子门首站着等候宫中的马车和侍卫时,又交待董宣自己不在这些日子,定要好生管理好宅中奴仆,伺候好自己乳母和姐妹。董宣忙应了。

辰时正,从后洋街前驶来了一辆宽阔奢华的马车停在乐平县主宅子门首。跟随在马车后面的有数十位兵士和一位骑马的将官,还有两辆稍小些的马车,数位骑马的内侍。

这一队车马停稳后,从后面那两辆稍小的排在前头的马车上下来一位手执拂尘的中年内侍,身后那几位骑马的内侍见他下了马车,便忙也从马上下来,跟随在他身后径直走到赵天福跟前。只见那手执拂尘的中年内侍向她躬身行了礼道:“小的是官家指派的内侍梁奎,此行为秦国鲁国大长公主贺寿,便由小的服侍县主,替县主打理一切贺寿事宜。县主若是有甚吩咐,尽管叫小的近前。”

赵天福微微颔首道:“那此行便有劳梁内侍了。”

“县主,无须多礼,这边儿请。”梁奎躬身将拂尘一扫,单手作了个请的手势。赵天福回头向董宣作辞道:“董中使,我这便去了。”

董中使躬身,“县主且放心去,董宣定当不负县主所托。”

赵天福闻言便回过头来,随着那内侍往最前面的那辆宽阔奢华的马车行去。行到马车前,便有一位小内侍上前躬身爬到地上,赵天福摇了摇头,抬脚踩到小内侍身上,随后上了马车。上了马车后,另一位内侍忙将车帘挑起。赵天福低头弯腰走进了马车。

进去后一抬头却见一位容貌绝美,气度清华的女冠正坐在马车内。

“姑姑……”赵天福张口愕然,不自觉得脱口而出。

第九十八回

妙远淡淡看了她一眼道:“我祖母八十寿诞,官家教我与你同去与她贺寿。”

“哦。”赵天福应了一声,忙走到她对面的车厢座儿上坐下,低首目不斜视不敢看她。只听得外头驾车的内侍隔着车帘问了一声:“县主,您可坐好了?”

赵天福答:“好了,走罢。”

随即便听得外面一声鞭响,拉车的马儿开始“笃笃”的行走起来,马车也开始往前行去。而在队伍最前面的那名将官一声令下,那数十位兵士便分成两队,一队在前开路,另一队在后护卫。

伴随着踢踏的马蹄声,一行人渐渐出了临安城,到了外头的官道上。车厢外偶尔有车马驶过之声,而车厢内却是极为沉寂。自赵天福上到马车上来坐着后,妙远便开始闭目打坐起来。而赵天福一见到这位姑姑,便大气也不敢出一口儿,只安静的低首坐着。

在赵天福心中,委实想不到竟然在一月之内再次见到了这位她一见便痴迷不已的姑姑。虽在中秋之夜,自己吃她的茶被烫伤,几日前方才好,而且那一日要那上屏山的玉牌被她毫不留情的拒绝,自己也差一点伤心落泪,发狠再也不许想她。可是今日一见她,且在如此封闭的马车的车厢内和她单独相处,似乎不时都能闻到她那幽幽的檀香,却令赵天福一颗心再次有些蠢蠢欲动起来。

有好几次,趁着马车转弯,赵天福身子往对面的妙远倾斜的时候,她便抬起头来趁着两人之间距离拉近贪恋的欣赏她那冰雪般的容颜,嗅着她那扑面而来的冷冷的幽香。

出了临安城两个时辰后,赵天福便慢慢的不再害怕妙远,又见她一直在闭目打坐,动也不曾动一下,那胆子便大了起来,只靠在车厢上痴迷的望着眼前这令她迷醉不已的绝代风华的姑姑,眼珠都不曾转一下。

而此时妙远虽在打坐,但她已然修道有成,那感知力更是优于常人数倍。她虽没有睁眼,但坐在对面的赵天福的一举一动竟然被她完全掌控。

此番去为祖母秦国鲁国大长公主贺寿,官家如往年一样,一早便派内侍去玉虚观接她。待她带着两个随身服侍她的小道姑从玉虚观出来,上了外面的马车时,那内侍梁奎才将一封官家亲写得书信与她看,说是此次还有乐平县主赵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