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争来又有什么用。
这场风波过后,沈氏偶然同陆氏说起常姨娘这个人。
陆氏听到一半就觉熟悉,后失声笑道: “难怪,不愧是母女,还真是像。”沈氏眸顿,问: “叶娘?”
陆氏颔首: “类似的事,这些年她可没少干。”
沈氏没说话,心道,到底是谁像谁,说不准。
琐碎日常(十六):
时间一晃而过,快到景林的孩子都五岁了。
而陆氏也终于过上了沈氏的生活。两个儿媳听话孝顺,还会帮自己管家。这么多年过去,国公府还是没分家,不过前几年,温叶和徐月嘉搬入了新扩进的院子。
这座宅子是太上皇‘赏’的,那一年去闽州,温叶又不小心立了个功,这回阴差阳错救的是太上皇。
宅子和国公府相邻,于是温叶就让人改造了一下,直接扩进国公府。
反正分家是不可能分的。
两个儿子操心完,陆氏近期闲来无事,忽然就关心起了在外为官的徐玉宣。她叫来温叶询问: “宣儿如今也不小了,你和二弟何时为他相看?”“他啊。”温叶笑了笑,“大概早自己寻摸好了,不用我和郎君操劳。”陆氏惊讶不已道: “宣儿还有这本是,说说,是谁家姑娘?”她好帮忙准备聘礼。
温叶两手一摊:“嫂嫂,我不清楚,没见过呢。”
从温叶这问不出来,陆氏回头就暗戳戳让徐国公去徐月嘉那儿套话。结果只得到六个字:不认识,不了解。
但确有其人。
陆氏:“……”你们夫妻如今倒是愈发有默契。
第102章 番外六 徐玉宣视角
“我有一头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有一天我心血来潮~骑着去赶集~~”①绿荫小道上,少年嗓音乍起,没一个词在调上。
吓飞林中惊鸟一片。
少年瞥了一眼那些飞走的鸟儿,同身下一直“啊啊啊呃”喊叫的毛驴道: “它们不如你有眼光,小小毛。”
此少年正是徐玉宣,彼时他还未满十四。
可能是听懂了徐玉宣的话,为了证明自己也没眼光,被唤作“小小毛”的毛驴一直狂甩头,并继续发出“啊啊啊呃”的叫声。
少年徐玉宣轻轻揪住它的耳朵道:“当年你外婆一直驮着我转圈,转的我晕三倒四,现在该你‘赎罪’了。”
小小毛:“啊啊啊呃!!!”
徐玉宣松开它的耳朵,故作冷酷道: “荒郊野岭,和谁求助呢你。”
小小毛:
徐玉宣甩动缰绳,小毛驴步子颠颠加快,继续往前走。缺胳膊短腿的歌声也再次响起。
“我手里拿着小皮鞭~我心里正得意~~不知怎么哗啦啦啦啦~我摔了一身泥~~”徐玉宣唱到这里时恰巧路过一个水坑,座下的毛驴蹄子一滑,导致他差点跌出去。②
好不容易稳住身形,徐玉宣就对它道:“好好走,别演。”
这还是徐玉宣第一次独自一个人出远门。
一人一驴。
少年恣意,闲适自得。
徐玉宣坐在驴背上,左摇右晃地哼唱。
期间哼累了,他低头同驴道:“这首曲子还是母亲教我的,只不过母亲每次哼唱的曲调都不一样,你说奇不奇怪?”
出门快三个月,突然说起家人,徐玉宣还有点想了。
想母亲父亲,还想伯娘大伯父,大哥大嫂二哥和可爱的侄儿们.…
不过他此刻最想的是母亲。
大概是因为母亲在他的过往的记忆中,占了最浓墨重彩的一部分。
虽然在六岁之前,徐玉宣一直都以为夏日里一天只能吃一牙西瓜,外面的点心一次只卖一块,烤鸡只卖鸡翅膀,但他仍然觉得母亲是爱自己的。
九岁那年知晓自己的身世,母亲怕他多想,还说服父亲暂时抛下公务,带他回了梧州,他出生的地方。
那是徐玉宣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