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地倒也罢了,但凡山地、戈壁,马队就非常受限,重一些的火炮和粮车很容易限住了。

有了这个!

敌军坚壁清野,堡垒易守难攻?

怕什么!

几十门火炮拉过去,就给老子轰!

工部尚书杜宇威则查看着各处细节,多少有点嫌弃,“确实太粗糙了些。”

秦放鹤笑道:“杜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

向来新事物的诞生过程中,损耗最多的就是研发阶段。

这项铁路火车工程由秦放鹤总抓总办,尽可能详细地回忆前世的各种细节和要点,然后灌输给高程。高程进一步消化、明确后,再灌输给匠人班子,这就从根本上大大降低了失败率和损耗。

可饶是这么着,也实在是赶鸭子上架了。

高程搞设计、做数据可以,但唯独不会实际动手打造;那几个铁匠吧,动手可以,搞设计和改良不行……

一群人就像若干臭皮匠,凑在一起勉强拼凑起半个诸葛亮……

这就好比瘸子赛跑,能有这个,您老就偷着乐吧!

话赶话说到这儿,秦放鹤见缝插针向天元帝进言,“陛下,杜老说得对,微臣这些也只能算草台班子,若有朝廷大力支持,用更好的钢,更好的合金,更优质的煤炭,更高明的匠人,必然可以大大优化。”

天元帝瞅了他一眼,没出声。

然后就听董春替天元帝问出最关心的问题,“造价几何?”

满朝文武光想着花钱,也就是他们户部和天元帝,天天抠搜着盘算,国库那点银子还能撑多久。

秦放鹤嘿嘿笑道:“不多不多……”

机车本体也就罢了,贵,但是可以反复利用,暂且不论,剩下最大的开支就是煤炭和铁轨。

煤炭么,也好说。

如今每丈铁轨的成本大约可以控制在一百两左右,约合后世计算单位每米三十两。

因是民间私人采购、打造,所以单位成本非常高,如果能够国家直接从铁矿那边来找的话,花费至少还能砍下去三成,自然没办法跟后世比,但是不算离谱,非常现实。

“三十两啊……”天元帝等人的神色都略和缓了些。

还行,没张口就来个八千一万的。

见识过威力之后,成本好像就显得不那么高了。

但董春作为暗处的参与者之一,没有那么容易被迷惑,而是当众张口算了笔账,“一丈百两,一里约合一百五十丈有余,八百里的话就是十二万丈,折合白银一百二十万两。”

天元帝等人还没来得及高兴,立刻就被这个金额惊得倒吸凉气!

多少?!

一百二十万两?

秦放鹤赶紧帮忙抠细节,“这只是粗粗估算,如果官方采购、批量生产的话,至少能减少成本三四成,也就是说八百里顶了天也不过才八十万两。”

才?

天元帝直接给他气笑了,“朝廷一年的税收才多少?还【才】八十万两,你这个满腚饥荒的,哪来的脸面说这个才?”

刚才秦放鹤就喊穷了,说为了做这个,倾家荡产不说,还借了许多外债。

秦放鹤:“……”

后面一群大佬吭哧吭哧笑,董春也不出声帮忙。

秦放鹤小声嘟囔,“过去一二年间抄了那么多家,光云南第一波运过来的,折算成白银就近千万了,这才哪儿跟哪儿?只一个兵部哪里花得完……”

天元帝:“……合着你一直打国库的主意呢?”

还非得收支平衡不成吗?

给国库留点积蓄不行?

胡靖赶紧表清白,半开玩笑半认真道:“话可不好这么讲啊,什么叫我们兵部花的,我们兵部只是走个过场,倒个手,那银子过一遍,没捂热的就撒到水军里去了,我们兵部可是一个大子儿没剩啊!”

他也曾任过户部尚书,对这里头门道门儿清,如今管着兵部,要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