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千水手、四五千水军,竟也要高丽供养?

尤其那些水军,当初信誓旦旦水路联合作战,可来了都快三个月了,一共来运过几回兵?

要么在港口自行演练,要么那些狗日的干脆跑去与驻扎高丽的大禄旧部汇合去了!

这,这分明是拿高丽当冤大头啊!

却说高丽效仿汉学,设六部、开科举,难免也学了点重文轻武,文武两班制度横行。李仁和户部这么说,那些还没来得及立功的武将就有些不高兴。

眼下局势正好,为何收兵?必然是尔等文臣看不惯我武将立功,借机打压。

孔先生也顺势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北蛮诸国贼子野心,尝到甜头之后势必要卷土重来,我高丽断然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不如趁着援军在,乘势追击,永绝后患。”

我高丽,这三个字一出,上到高丽小皇帝王禹,下到文武百官,都觉得挺顺耳。

这位孔先生别的不说,还真是拿咱们高丽当自家人呐!

李仁反驳,“北方国土辽阔,如今我高丽兵困马乏,即便将北蛮联军悉数歼灭,恐怕也无法完全占领,且孤军深入,必为后阻,岂敢冒进?”

高丽国土狭小,物产不丰,李仁比谁都希望开疆辟土,但人也要有自知之明,北部辽阔疆域,岂是当下高丽的文武班子和人口能守得住的?

就算大禄眼下不争,高丽也如稚子抱重金过市,高兴不了几天,必横遭祸害。

真到那个时候,便宜的还不是大禄?

孔先生讥笑道:“汝为辅政王,竟不思为国思量,如此畏首畏尾,令人不齿!今天时地利人和,陛下为天所厚爱,又逢开疆辟土之绝世良机,如何反向后缩,是何居心?”

小皇帝王禹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也有些心动。

先生说我行啊!要不,就试试?

反正上阵拼杀的也不是自己。

但他年纪虽小,也多少有点主意,知道不能完全偏听偏信,又问文武百官的意思。

结果众人各怀鬼胎,各抒己见,越发乱糟糟的一团,将王禹闹得没了主意,最后还是回过头来问孔先生和李仁等为首文官。

李仁苦苦劝告,王禹也不能完全忽视他的意愿,一时两难。

打仗好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