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的不说,詹事府那几位大臣,宋琦曾连任国子监祭酒,清流中名望颇高;

隋青竹是柄利剑,无坚不摧。

而内阁六位阁老的弟子、儿孙之中,也唯有一个郭玉安暂时未成气候,可拿来一用。

当然,全是好驾驭的文臣班子,确实也缺点儿东西,这么瘸着腿儿干巴巴熬了快两年,不怪他们着急。

“太子”,非着意太子是谁,而是这道坎儿,得迈过去。

嗨,还是那句话,儿孙都是债!

太子生母是低级武官之女,骑马射箭倒也罢了,旁的,实在教不来。

诸位皇子皆非皇后亲生,隔着诸多生母,倒不好太过积极,故而当年许多职责都是太后亲历亲为。

如此她再说,倒也不突兀。

太后略喘了几口气,“那隋青竹近几年来名头甚大,哀家在后宫也听过,是直臣,杀不得,用着倒也罢了。但太子啊,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对于学生来说,先生就是书,你要听,又不能全听。”

直臣、忠臣又怎么样,他们一味效忠,意图问心无愧、名垂青史,可真到了那时候,未必是对主君最有利的。

早年的卢芳枝又何尝不是忠臣?也确实曾护着皇帝披荆斩棘,可后来呢?

忠臣、直臣,终究也是人。

这话说到天元帝心里去了,他面无表情问太子,“太后说的话,你可记住了?”

太子忙道:“是,儿臣时刻铭记在心。”

稍后天元帝告退,出门后,眯着眼仰头望日良久,忽问:“朕今年多少岁了?”

若在平时,胡霖少不得要说些“陛下正值春秋鼎盛”“陛下龙精虎猛一如当年”之类的奉承话混过去,可今时今日,他也只敢老实回答:“回陛下,五十有七。”

天元帝听罢,收回视线,点了点头,“嗯。”

五十七了啊。

第210章 吞金兽(一)

整个六月,朝内都很热闹,先是天元帝增设了包括太子太保之内的多位文武先生,同时,以兵部尚书胡靖为首的众人也得了授意,开始在太子于兵部轮值期间,精心为其讲学。

七月,太子初次在兵部官员的陪同下,替天元帝深入城郊大营慰问视察,据说表现得还不错。

七月中,五皇子入户部,十九岁的六皇子被赐婚,如无意外,将于明年十月完婚。

皇子大婚就意味着成年,可以正式领职办差了。

而在这之前,天元帝重组皇家学堂,聘请名师,为尚未成亲的六皇子、年仅十岁的七皇子以及诸位公主和皇亲之子教学。

八皇子刚满两岁,年纪尚小,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健康长大,暂不做安排。

阿芙私下就跟秦放鹤说,“如此重视六、七两位皇子,太子……”

这不明摆着培养替代品么?

五月太子事发,秦放鹤确实专心躲着,但六月中旬工研所铁道部那边出了点事,他还真就外出公干来着,今儿刚回。

“这才是正道。” 他边洗脸边说。

莫说一个庞大的王朝,哪怕就是一个集团,走单线继承人的路线也不保险,太子之外的几位皇子也不能完全放养。

不然倘或来日太子有恙,必然天下大乱。

因之前两位嫡子早夭,两位太子也没保住,寿王也不成了,天元帝多少有点心理阴影,对后头几个孩子的感情就很复杂,沮丧,且又爱又怕。

简而言之,逃避心理。

现在全体安排上,显然这位心理素质极其强大的帝王终于再次打倒心魔,重新振作了。

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好消息。

“对了,”阿芙去取了一封信来,“前儿工研所的卢学士就打发人送了这个来,还有农研所周大人的信。”

秦放鹤一听“卢”这个字就头大,“肯定又是要银子的,先放着,放着。”

好消息和坏消息,我选择只看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