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日常生活得多无聊啊,笑点这么低!

高程素来无事不登三宝殿,今天也是为了工研所的事情而来。

汪家父子不是外人,得到秦放鹤的默许后,高程便直奔主题,问为何迟迟不推行蒸汽磨坊和蒸汽纺机。

自秦放鹤叫停这两个项目已有数年之久,若说之前忙于研发蒸汽机车,可如今呢?总该有余力了吧?

听到这话,汪家父子对视一眼,没有开口。

秦放鹤不答反问:“为什么想推行?”

这还用问吗?高程觉得他这个问题有些莫名其妙,“便如机车一般,可大大节省人力畜力……且此二物并不算复杂,略花点心思便可投入使用,为何不做?”

蒸汽机船的计算量、工程量、资金使用量都惊人的大,三五年间不可能有结果,左右闲着也是闲着,何不用零碎时间做点儿有用的玩意儿?

“那么节省下来的人力和畜力,又该去做什么呢?”秦放鹤继续问。

阿嫖不知什么时候走到门口,听见他们在说正事,脚步就有些踟蹰。

秦放鹤瞧见她,微微颔首,小姑娘便踮起脚尖挪进来,挑了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安静聆听、思考。

高程几乎被问懵了。

省下来的去做什么?

想做什么不成呢?

秦放鹤就笑了,“卢实让你来的吧?”

高程犹豫了下,“也是我自己想来。”

嗯,那就是卢实那厮怂恿的,秦放鹤点点头。

高程此人有个天大的好处,专心,可以非常主动摒弃外界干扰,专心研究,醉心成果。

但这也导致他,或者说工研所那群人与外界现实脱轨。

冲得太猛了。

专业的科研人员往往不大擅长政斗,作为曾经的政客,卢实显然还具备这种素质,但他毕竟也远离朝堂多年,虽然敏锐地觉察到某种苗头,却不再像当初那样笃定,所以才会选择推高程出来,摸摸秦放鹤的意思,摸摸朝廷的意思。

“纺机暂且不提,咱们先来说说蒸汽磨坊。”秦放鹤示意高程稍安勿躁,“普通百姓名下所有田地多为下田,以北方一家四口为例,约为三十到三十五亩之间,都折算成中田产量方便计算,大约是十五亩中田。就照小麦和玉米轮作,一年两熟,合计亩产也不过三百斤上下,而这三百斤还是分在两个时节……”

也就是说,哪怕风调雨顺,在玉米的加持下,普通农户一年顶了天也才收四千五百斤粗粮。

再去掉赋税,以及其他的徭役、力役等,留在手里的能有三千斤?可能还不到。

粮食就是农民一家的唯一经济来源,穿衣、抓药、盖房,衣食住行都靠它,大部分来不及吃就要卖了换钱,最终需要自家磨成面粉吃到肚里的,也就是千八百斤。

几百斤,再分两次,哪怕家里没有牲口,单靠人力推磨,几天也就结束了。

也就是说,以现在的生产规模和粮食产量,根本用不着机械磨坊!

高程从没想过这些。

“那朝廷各处的粮仓呢?”

都不用秦放鹤说,阿嫖就忍不住小声道:“高伯伯,屯粮都是带壳的……”

只要带着壳,粮食最多可以保存十多年还能吃!

可一旦脱了壳,磨成面粉,要不了多久就要招耗子、受潮。

所以不管是朝廷的大规模粮仓,还是民间个人屯粮,都是随吃随磨。

哪怕几百几千斤,分摊到每一天,也都不累了。

高程家境不错,自然没想过日日吃到嘴里的米面如何来的。卢实出身更好,对此更是一窍不通,出现这样的信息差,并不奇怪。

甚至就连汪扶风和汪淙,也是进入朝廷后,才隐约听了几耳朵。

汪淙就冲阿嫖比了个大拇指。

小姑娘抿嘴儿笑了下,有点小骄傲。

高程张了张嘴,“那纺机……”

海外各国对大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