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举当年董春和秦放鹤的例子反对,当场被人驳斥:

一来董春与秦放鹤中间隔着一辈,自然不比师徒亲近;二则当初是董春几次三番请辞在前,分明是先帝强留,且内阁空虚,急需人才填充,不得已而为之。

况且秦放鹤入阁之后不久,董春便又持续请辞,主动想要退出。

但柳文韬呢?

师徒二人同在内阁都快两年了,别人不提,他们还真就装没事儿人了?

长此以往,内阁岂不成了他们一家之言?

此事涉及傅芝和柳文韬本人,他们自然不能替自己分辨,盛和帝刚刚登基,也忙着收拢人心,不好一意孤行。

于是两天后,柳文韬便上书请求致仕,盛和帝顺水推舟准了。

内阁满员是六人,但常有缺口,如今国内外还算平静,倒也不急着补足。

秦放鹤接到消息,冷笑几声,又有点欣慰。

好算自己没看错人,孟有年办事倒还利索。

他托人请了汪淙来,“之前内阁满员,如今有缺,若柳文韬主动退去,陛下便可顺理成章提上隋青竹来,但……现在倒不好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