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国为啥效仿我朝?

我朝厉害呗!

消息提前一步传回大禄国内,盛和帝还特意针对此事叫了秦放鹤和傅芝近前说话。

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殿外两株杏树开得如火如荼,微微带了熏意的空气中浮动着淡淡花香,秦放鹤便如赏花般笑道:“陛下不必担忧,照葫芦画不出瓢来。”

这几年蒸汽船队时常往来于欧洲和新大陆,返航后又会在龙港停泊数月。有心人只要用心观察,就不难推测出是煤和水的原理,但具体如何运作,却不得而知,只能慢慢试验。

可就算他们猜出了运作方式,甚至退一万步,看到了内部结构又能如何呢?

技术卡脖子就是这么无奈。

哪怕对手把制作方法原封不动摆出来,你技术达不到,就是不行。

就比如秦放鹤那个时空,后世闻名的“圆珠笔尖”事件。

谁都知道那是个金属的小球球,可就算这样貌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你愣是做不出来!哪怕到了后世可以实现部分国产,也依旧达不到国际顶尖水平,难以完全摆脱外国技术锁喉。

技术比拼就是这样残酷。

谁掌握了源头,谁就可以称王称霸。

当今世界第一流的铸铁和锻造技术都掌握在大禄工匠手中,以欧洲现阶段的技术发展水平,根本保证不了蒸汽机缸的密闭性和延展性。

就算造出来也是效率低下,不足以负重,甚至烧不了多久就要变形、爆炸。

这是他和整个国家花费了将近三十年的漫长积累,投入了多少心血,经受了多少艰辛困苦,反复改良才淬炼出来的先进技术。

就算秦放鹤不相信自己,也不可能不相信那些技术人员。

其实盛和帝也是这样想的,只是国家领先久了,自然不希望别人赶上来,他需要另一个权威人士出言支持自己的猜想。

“你们看看这个。”

盛和帝心头大定,从桌上挑了一本折子,示意内侍递过去。

秦放鹤主动起身双手接过,立刻打开一目十行扫完,眉心微跳,然后不动声色的递给傅芝。

这本折子是沉寂许久的孔姿源所上,所陈述的正是针对外国仿造蒸汽机的对策。

“……当以开道授业为饵,广揽各国人才,以利诱之,以势迫之,以情动之,为我所用。如有不归顺者,当杀之以绝后患……”

不得不说,这是一条歹毒至极的策略。

但献策之人却又在第一时间看破了未来局势:世上从来不缺天才,大禄自然得天独厚,可他国也未必没有。

秦放鹤有片刻晃神。

曾经他所熟知的历史上,就有一个国家采用了相同的计策,集中了全世界的天才打造了坚不可摧的堡垒,哪怕其他国家拼命追赶,也难以望其项背。

按规矩,普通奏折要先递交到内阁过滤一遍,再到皇帝跟前,但是孔姿源这本显然走了特殊门路,直接越过了内阁到了盛和帝手中。

而盛和帝在这种情况下单独挑出来让秦放鹤等人看,就证明他心动了!但受限于“脸面”,正在犹豫。

试问哪位当权者能拒绝得了尽揽天下英才的诱惑呢?

但如果要实施,就一定会见血,因为他们爱他们的祖国,同样的,也有别人爱着别人的国家,至死不悔。

意志和大爱无形无色,却可以是世上最坚固,最无坚不摧的存在。

所以且不说是否残忍,这条计策本身也伴随着高风险,你引诱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可能将计就计,发展为内部间谍。

有泄密的风险。

傅芝瞅了盛和帝一眼,四平八稳道:“老臣年事已高,不如请了隋阁老来一同商议。”

盛和帝立刻有几分不自在的清了清嗓子。

他之所以选择只有他们君臣三人时商议,就是知道此事断然见不得光,尤其像隋青竹那样正经读着圣贤书长大的方正之人,必然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想必赵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