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1 / 2)

如太初年间参与的那些宫宴,在宴席上该行礼行礼,该问安问安,上头让敬酒齐齐举杯,让喝彩股掌叫好,若有飞花令,那中规中矩的做首诗,不出挑也不逾矩,然后吃吃喝喝的捱完整场席宴。

今日的场夜宴,与从前的宫宴应也相差无几。

左右也不套流程,应付早驾轻熟。

戌时三刻,喧哗声止,整个御苑静穆了下。

随着鼓乐声响,静鞭三声,执金钺、斧钺的肃卫仪从分立两侧,其后黄罗伞扇引导、五明扇开阖的法驾徐缓停驻。

总管太监高唱:“圣驾、王驾”

文武百官绕案前,齐齐伏跪迎候。

姬寅礼走下鎏金銮舆銮,却并未如大典时那般携新君同往,反倒低语嘱咐侍从,将圣驾上熟睡的新君仔细抬回寝殿。

转身缓步走向群臣时,边抬手虚扶,边随和笑道:“今夜阖宫同乐,公卿不必拘礼,快快请。”

明明平缓的语调,可语气里的疏朗与包容却真实不虚,听在满场诸公耳中,竟让有种者颇具胸襟之感。

大抵因夜宴,今夜穿着较为随性,朱红常服配通犀环玉带,行走间步履雍容,既有身为统帅的疏放,又不失皇家贵胄的矜贵。

明知此人杀伐成性,可此刻听其声、观其面,一时间竟也让人难生恶感,亦难将其与其所为联系。

姬寅礼并未直接走向主座,反先朝向左列上首位置,几步去,感慨熟稔笑,“林大人,我许久未见了。”

内阁大学士林同炳惊见朝,惊异之余忙又赶紧见礼,却被人温和有力的托。

“林大人怎也如此多礼?” 姬寅礼不赞同的轻责,看着对方沧桑的面容,一时间百感交集,“上次见时,尚英姿勃发,今再见,却已华发丛生。”

纵对其有再多芥蒂,一刻的林同炳也被此话牵动了几分伤怀。恍惚忆往昔,犹似昨日。

“啊,不知不觉,十载光阴已。臣等都老了,殿下也长大了。”

姬寅礼握住对方的手,声音温煦,“可在寅礼心里,林大人却亦如往昔,清正,磊落。犹记我当年离京之时,多少人避之不及,唯有周老首辅与林大人两位不顾人言特相送。临别相送之恩,此生难忘。”

林同炳不由忆了十年前的那个寒夜,天子骄子一朝跌落神坛,满身狼狈的被连夜驱赶出皇城。犹记得当年那双狼崽子一般的凶恶目光,冒着荧荧绿光,似要灼灭天地万物,淬着恨毒的杀机。

每每那双眸子,都只觉惊怵非常。如今,哪怕面前之人雍容华骨,哪怕那双眸子如今真诚含笑,在直面时依旧会心中莫名发紧。

大概刚才提及了周老大人,姬寅礼关切的问了其近况。

林同炳定了神,斟酌片刻,选择性回了句:“周首辅哀毁伤身度,需静养。”

姬寅礼叹口气,倒也没多,只几多怅然。

“林大人再去周府探望时,千万多加开解,让老首辅切莫动气,好生静养。告诉,国朝离不开柱国基石。”拍拍的手,温热的掌心传递着温度,“林大人也需多保重身体,国朝离不开柱国基石,但同样也离不开社稷肱骨。”

良言一句三冬暖。面前之人,温语煦言,随和宽宥,的殷殷嘱咐推诚不饰,的体恤垂念正心诚意。

林同炳自诩心如坚石,可一刻的内心也底生出几分动容。片刻的恍惚间都似忘了,在皇都大开杀戒的那个,将朝臣近乎逼近死绝胡同的那个。

姬寅礼最后拍拍林同炳的手,方缓步走向主座,面向满朝公卿双手下压示意。

“都坐,今夜与诸公共聚此间,为庆贺,以不必顾忌诸多虚礼。”话语调平缓,稍慢,低哑,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落座后,环顾满朝公卿,又笑,“本王初回京城,诸事生疏,需仰仗诸公坐镇,让百废待兴的国朝重拾章法。”

满朝公卿皆躬身道不敢,言道愿为国朝鞠躬尽瘁。

姬寅礼掌心下压,再次温言让诸公快都落座。

示意侍从端美酒,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