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2)

“一群愚夫!不足为教!”将《文解字》重重按在桌案上,胸脯剧烈伏,咬牙切齿面部微微扭曲,直将殿内二人看得目瞪口呆。

沈砚手指殿外,又不解气的连骂两声莽夫,方脱力般坐了下闭眼直喘着气。

陈今昭张口结舌的看着,头一回见如此破功。不但被气出了破音,连向清冷的俊脸都有所扭曲了。

不,那日阿塔海群武官去家里道歉时,瞧着不挺好?人虽粗莽了些,但心地不坏啊,如何能将沈砚给气成个模样?难道太笨拙了?

鹿衡玉惊疑:“难道不服管教,开口骂人?”

那群武夫叉腰破口大骂的场景,不消肯定骂的又粗俗又难听,污言秽语荤素不忌,一连串粗言秽语下,铁定得给人气的头顶冒烟。

光般,都要两眼发黑了。

“要肯张嘴骂人,倒也好了!”那般大不了与之唇枪舌剑往一番,倒也不会动肝火至此。但宛如哑了般,竟能全程不吭一声。

沈砚喘两口气,勉强平复下心情,“去后便知了,直挺挺往那一坐,瞪着眼要么看,要么低头盯纸笔,让人只觉于三尺台上独演,又觉似面对一群木雕泥塑。”

闻言鹿衡倒放心了,不骂人成,至于不吭声……应也不多大的事。

“那先在此歇着,我会会去。”语罢,抄《千字文》走。

陈今昭却觉情况不容乐观,问题大了去了,武官明显带着怨气进学的啊,如此便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继抵触抗拒授业夫子。

在鹿衡玉离开片刻后,不放心的亦了身,“沈兄,我去看上两眼。”

沈砚摆摆手,“去罢,我便不去了。”

短时间内不再面对那群莽夫,实在心里堵得慌。

鹿衡玉踏进偏殿时,霎时感觉了殿内的静,那种死气沉沉的寂。由此可见,沈砚所言非虚啊。

暗自给打了气,抱着书卷了众武官面前,笑容可掬的简单介绍了下。

全程殿内鸦雀无声。

除了坐在最前头的阿塔海,给面子的抬头赏两眼外,其余二十余个威武雄壮的汉子,各个低垂着大脑袋不吭不响。

鹿衡玉面上的笑都有些维持不下去,干脆翻开书卷开始讲学。

“今日吾等所习之文为《千字文》,其始于南朝梁武帝时期,乃周兴嗣所撰也……”

陈今昭立在殿外稍远一侧,若有所思的观察着偏殿内的情形。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殿内死气沉沉的气氛有所松动了,开始转为隐藏的暴躁。

前面几排武官好些,大抵官职高些定力也强些,但后排的几些武官不少人拳头都握紧了,给种下一刻要砸烂书桌的感觉。

有些担心的蹙了眉,个时候,鹿衡玉开始讲文章的正篇,“……遂其与《三字经》《百家姓》并称为三百千。现在我讲解一遍《千字文》首篇,之后尔等随我一同诵读。,先看首篇,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后排的武官有人翕动着鼻孔直喘粗气,张口似乎极嚷嚷最后却又闭嘴憋着,陈今昭瞧情形,猜测应上头提前警告了要尊师重道等诸此种种。

在殿外细心观察,认真分析,脑中不断的整理思绪,找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法子。

殊不知,在殿外看别人,别人亦在旁处凝望。

今日朝议并无甚要事,姬寅礼遂令早些散了,回上书房经庭院时,不期瞥见偏殿前侧,有人如松如竹似的静伫聆听。不由脚步放缓,在庭院中央的日晷前停了步,仰眸微阖,目光穿廊庑遥望去。

青色官服萧萧荡荡,迎立晨曦微风中,既似暖阳照松枝,又似清风摇新竹。

寂然注视着,静观其或细细聆听,或敛眸沉思,或面露担忧,亦或若有所感……半晌,微垂眼帘,随手解了颌下系带,摘了头上的七梁冠递向旁侧。

刘顺小心翼翼捧好,待殿下抬步,便亦步亦趋跟上。

第29章第 29 章:晋江文学城首发

在鹿衡玉忍着愤懑诵读过五遍,但武夫学生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