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1 / 2)

天知道,当得知个表字后,内心有多羡慕。两字当真好听,都恨不得能将两字给扒下,按身上。

忽的又那人提,明年弱冠时亲自给取字的事,不由心下一咯噔。对方应不会给取奇怪的字罢?

此时昭明殿,早早的挂上了琉璃灯。

十数张密录铺陈了半张御案,其中小半数参与沈府冠礼的人员名录,另外大半数记录的,只有御案前坐着的人知道了。

姬寅礼的目光定在朱衣映面,绯衣临风一行小字上,迟迟未动。脑中好似闪那般风采灼目的画面,可凭空象不虚幻,转瞬被击碎的消散无形。

视线继续往下移动,随着一行行文字目,眼前也好似浮现了,身着灼目红衣那人在沈府事事躬亲、待客热忱,宛如副主人做派的模样。

真上心呐,微阖了眸,也没见那对方为其做,怎能亲近成般。

再睁眸时,看向案边那方盒子,抬手示意拿。

刘顺方由静转动,小心捧了盒子递了去。

盒子比掌腹略大些,放在掌心里沉甸甸的。姬寅礼指腹摩挲两下木盒上的纹理,稍顿些许,方缓缓揭开了盒盖。

里面盛放着一方砚台,砚台只其次,最醒目的当属下方镶嵌的那红木底座。但见那底座精雕细琢,每处暗纹皆不重样,可见下足了功夫。尤为难得的,靠近镶嵌处细雕了一叶扁舟,上面坐着一老翁,伴着周围细刻的漫扬飘雪,充满了独钓寒江雪的意境。

由此可见,雕刻者的万分用心。

粗粝的指腹在那些精美的细雕处反复的摩挲,只要稍许用力,能将那页扁舟从中折断,亦能让那带着蓑笠的老翁,人头滚落。

“雕得如此精细,也不知熬了几个夜方做成的,每寸怕都其心血。”姬寅礼最后摩挲两回,将那盒子再次盖好,递了去,“送回沈府罢,夺人所好等下作事,吾不屑为之。”

刘顺接,低低道了声,只却并未立即离去。

“对了,今个初几了?”

“回殿下,十五了。”

“那宣人罢。”

刘顺也不觉得命令有多令人匪夷所思,依旧恭顺应。

姬寅礼挽着袖子,招呼人拿投壶的同时,又偏头去格外吩咐了声,“别忘了,让人穿那身红衣。”

第53章第 53 章:晋江文学城首发

永宁胡同的陈家,在个深夜被宫里的人打破了静谧。

带人宣召的刘顺,不动声色的打量着个不大的堂屋,听着一门之隔的耳房里传出的细微响动,不由屏息凝神。

没让等多时,那扇薄薄的房门被人从里面打开,堪堪穿戴好一身红衣的探花郎从屋里走出,眉目含倦,眼尾微红,面容仍带宿醉初醒的红晕,比之往日所见更慑人眼目。

“千岁殿下宣您入宫议事,您请罢。”

刘顺低声顺气的道,着躬身让开路,仿佛未见对方在听罢的话后,那骤然惊疑与变幻的面色。

无论陈今昭内心于此刻如何的惊涛骇浪,亦如何的不情不愿,皇权重压之下,谁也无法轻易反抗。嘱咐长庚照看好家里,挥别了满目担忧的陈母与幺娘,随着刘顺出了家门,了胡同外那低调却内显奢华的马车上。

马车一路在长街畅通无阻,入了宫,沿着驰道径直奔向昭明殿。

昭明殿内寝,有人等待多时。

殿内壁灯只点了两盏,幽火昏暗,榻间人正懒散的半倚寝榻,指腹间有一搭没一搭的拨弄着羊脂玉坠的流苏。外间传了人走动的动静,闻声随意的抬眸斜乜去,可一眼,却差点摄了人的魂。

但见进之人绯衣似火,灼灼生辉。人带着醉意未消的倦色,鬓发微乱,玉容带醉,不仅不显狼狈,反倒被那浮光浓艳的红衣相衬,更让往日清逸面容添上几许惊人的艳光。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的视线不错分毫的将人攫住,内心重重一跳,好似头一回真切感受,何为夺魂摄魄。

陈今昭进后没敢往幽暗的寝榻方向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