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意味着无声的放纵,也可能意味着刻意的忽视,谁知道呢。

执掌天下的男人对此讳莫如深,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他心中的决断。

可现在皇二子到底年幼,她确实也不好非要如何,她家阿爹也说过要韬光养晦,说要十五年之期,现在孩子才四岁,她只能耐心地等待。

想到这里,阿妩动了动身子,拱进了景熙帝的肩窝中,低声嘟哝着,向他索求:“阿妩心里很喜欢,皇上以后要对阿妩更好,更更好!”

景熙帝垂下眼皮,看着她娇滴滴的模样,略低首,轻啄了一口她明洁的额。

之后,他沉默而疼爱地把她箍抱在怀中,紧紧箍住。

第113章第 113 章

第113章番外之其乐融融

其实关于太子和皇次子,一些精明老道的朝臣难免也会多想一些,帝王风华正茂,龙体康泰,眼看还有许多春秋可期,太子已经过了弱冠之年,英姿勃发,才俊初显,这本是国之幸事。

可两朝帝王皆为盛年,他们最为年富力强的光阴竟有一多半是重合的,这就难免微妙起来。

中宫为帝王绵延子嗣,得一双儿女,贵擅椒房,皇二子年方四岁,可言语机敏,天资聪颖,隐隐已可窥资质,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帝王对这位中宫所出的皇子也是疼爱有加,有朝臣前往奉天殿议事时,曾看到帝王将小儿抱在怀中,放在膝盖上,很是疼爱地亲自教他习字。

没办法,中年得子的男人宠孩子,况且这皇子的母后又是帝王的心爱之人,帝王毕竟也是人,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其实若当今太子和皇二子相比,若他们年纪相当,那太子绝无机会,大晖素来重嫡庶,立嫡不立长,二皇子为中宫所出,已经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唯一的遗憾也就是晚生了那么十几年,皇长子已经占据了储君之位。

若不是谋逆大罪,储君不可能轻易废黜,不然必引起朝堂震荡,这也是皇太子唯一的依仗了。

就在这种揣摩猜测中,也曾经有朝臣隐晦试探过,比如在皇二子四岁生辰的那一日,礼官竟擅用了金爵,大晖礼仪规格森严,这是不着痕迹的试探,可进可退。

禁庭之中上次擅用金爵还是昔年中宫初入宫闱时,结果后来,这位当初的小贵人果然登上了坤极之位。

结果就在这一次的试探中,当帝王看到金爵时,虽并没说什么,事后却罢免了涉事礼官一干人等。

这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众人见此再也不敢多想,或者说心里也就踏实了,至少这位父纳子妾的帝王看起来还不至于昏庸到那个地步。

对于朝堂中的这些暗潮汹涌,阿妩其实一概不知,但从后宫偶尔接触到的外命妇言语中,她还是感觉到了一些什么。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太子妃了。

太子妃这几年日子并不好过,在太子妃生了嫡长子后,便彻底被太子冷落,之后太子妃再无所出,太子的那位乳娘却为太子生下一个庶子。

之后太子再不宠妻妾,只沉溺于政务,从不踏足后宅。

独守空闺的太子妃似乎把一切过错推到了阿妩身上,并偶尔间会用怨恨的眼神看着阿妩。

阿妩好生冤枉!

她和景熙帝如胶似漆的,她已经独霸后宫了,已经是皇后了!

景熙帝那样的男人往那儿一站,她还能看上太子?

她对太子没有任何念想,只有戒备!

可太子妃却依然用酸溜溜的眼神看着阿妩,简直是莫名其妙。

而就在酸溜溜外,太子妃显然也是提防的,她看似温顺恭谨地行礼,其实藏着野心勃勃,以及对这位和自己年龄相仿“母后”的观察和试探。

除了太子妃,当然还有英国公府那群外命妇现在应该是英侯了,他们活生生少了一个公爵之位。

就这英侯府的命妇,见到阿妩的时候,虽面上恭敬,其实一个个都小心提防,皮笑肉不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