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2 / 3)

默,她反应不如母亲二太太那般激烈,起初几日也只是默默掉着眼泪,而后却是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来,便是二太太安慰她往后还有更好的姻缘,谢叡瑛也只是讷讷地点头不说话。

大姑太太母女搬走的第二日,二姑太太也带着女儿萧以璎向齐老夫人辞行。原是因着贺寿之事,她才带着小女回来暂住几日,虽然这些日子接连不断的糟心事,可对于二姑太太而言,这里也是她自幼长大充满了无数回忆的地方,她一时感慨万千,齐老夫人亦是满心不舍。

.

梁槐宁前两日托明氏租赁铺子之事没几日就有了眉目,明氏在信上告诉她,榆林街的那间临街的铺子放到租赁场子去挂着,没半日就被一位做成衣铺的商人瞧上了,如今出价颇高,若是梁槐宁愿意,便可以约在榆林街旁边的李记茶坊见上一面,诸多细节还待慢慢商定。

梁槐宁合上信,总算是有一个好消息了,她笑了笑肉眼可见的开怀。

谢叡珣立在桌案边,见她手上捧着一封信在笑,不免问道:“有什么喜事这么高兴,不如说出来听听,都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梁槐宁笑逐颜开道:“郎君真是眼尖,原是我陪嫁里有两间京兆的铺子,我想着一直闲置未免可惜。先前倒是动了些做营生的心思,可到底是内院后宅的人,也不能日日都出门走动,再说听我娘家嫂嫂说做生意也难,索性将铺子盘出去省心。如今榆林街的那一处已经有了眉目,说要去商谈细节。”

无非是关于租金的事,谢叡珣闻言,语气温和道:“既是榆林街,我料想有意租你铺子之人是做成衣铺的吧?”

梁槐宁瞪圆了眼睛,她鼓掌笑道:“郎君厉害。”

谢叡珣笑了笑,不以为然道:“你别忘了,我可是土生土长的京兆人。京兆各处都了如指掌,榆林街上多是成衣铺和绸缎铺,京兆的小娘子们素日最爱逛那,因此那边做成衣铺的生意是打出了名气的,料想也与成衣分不开来。”

梁槐宁轻轻点头,心情尚算愉悦。

谢叡珣合上手上的书卷,想到她一个人去,未免有些不安全,再说租赁铺子的事情又怕她会吃亏,便担忧道:“不如待我下次休沐,再陪你一同去罢?”

梁槐宁却摇了摇头,一副颇有成算的模样,笑起来时还透着几分得意,嘴角的梨涡笑起来很甜,她轻轻咳嗽两声道:“郎君也忒小瞧了人,这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才不要麻烦你,我自己就能做好的。再说,我到时候带着茗雾和新芽,还有些会拳脚功夫的小厮一同出门,不会有什么事儿的。”

谢叡珣见她执意,也没有再强求,只是免不了叮嘱道:“你自己有分寸便是,万事都商量着来,也莫要上当吃亏。这样,我让文煦陪着你去。”

梁槐宁这回倒是没拒绝,她重重点了点头,心里隐隐有些惊喜。

文煦跟在谢叡珣身边许久,对京兆的风俗了解颇多。到时候关于这铺子的一些问题,不懂的问一问他总归是没错的,这样想着,她觉着稳妥了许多。

第二日,梁槐宁便按照约定的时间提早出了府,她坐在马车上,听着外头热闹的声音,大抵是出门人都是心情松快的。

榆林街她是头一回来,甫一下马车,整个人就被街上的盛景所吸引。一间又一间的成衣铺和绸缎铺,各色款式新鲜的料子,什么样的都有。

梁槐宁纵然平日再稳重,可也是个十六七岁的喜欢好看衣裳的小娘子,一时没把持住,便踏进了眼前这间人不少的绸缎铺。

离约定的时辰还早,她带着茗雾和新芽便先进去逛了会。这间绸缎铺有个极其雅致的名字和韵,这名字跟缎子没什么关系,只是让人瞧了勾起几分好奇心罢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里头的人颇多,茗雾起初有些担忧t,她小声道:“奶奶,这里头人这么多,要是眨个眼睛就瞧不见您了可怎么好。再说,误了咱们出来的正经事才是得不偿失。”

她话音刚刚落下,新芽便挑了挑眉,饶有兴致道:“哎呀,眼下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