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哪里有知书达礼的好姑娘。毕竟要做我们杜家的儿媳妇,这要求还是要高一些的,也不是每一个小娘子都能做的。”
这话一出,大太太和三太太等人面上虽然笑意不变,可心里头在想什么就不知道了,她们只是敷衍的赔笑着。
虽然没见过那位杜家郎君,可端看杜太太这模样,那位杜郎君的形象就已经大打折扣了。
二太太端起茶盏喝了口茶,听着自家嫂嫂大言不惭吹捧起来,她倒也不觉得有什么,反倒是笑吟吟道:“可惜有几年没见诚哥儿了,那孩子倒是生得壮实。只是这亲事的确要紧着些了,如今回了京兆自然可以慢慢挑拣着来。”
“我记得,三弟妹娘家就有好几个适龄的小娘子,个个都生的花容月貌的,年纪也合适。到时候倒是可以相看相看,咱们也算是亲上加亲了。”
闻言,三太太愣了愣,她拨了拨茶盖子,在杜太太炙热的目光中慢慢道:“这,倒也成。往后若是有了时机倒可以说说,只我这边到底是做姑母的,也不好过多掺和娘家侄女们的亲事,到底不好……”
“这有什么。”杜太太火急火燎打断了三太太的话,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都是自家孩子讲什么客气,方才我小姑说的不错。我家诚哥儿当真是生得壮实,性格也敦厚老实,我是说一不二,这些年更是勤勤恳恳读书,连秀才都考取了,还怕往后不能做大官么?这亲家太太娘家的小娘子们可是有福气了。”
三太太笑的愈发不自然,待听到外头脚步声响起,她这才喝了一口茶压压惊。
姜氏和梁槐宁并肩走进来,杜太太瞧见眼神都凉了,啧啧称叹道:“哎哟,这都是美人胚子啊,一个个都小脸细腰,瞧瞧果然还是亲家家里头有福气。”
大太太忙笑着介绍了一番,然后又朝珠帘那边唤道:“那边是杜家小娘子,名唤若梨,这些日子暂居家里,无事年轻人自可以多走动些。”
珠帘被丫鬟轻轻掀起来,一阵欢声笑语便传了来,然后杜若梨在望见梁槐宁的脸时,她登时就愣住了,然后便是一张花容失色的脸。
梁槐宁显得镇定不少,她嘴角笑意客气疏离,只是微微颔首示意,倒是杜若梨动作慢了一拍,瞧着有些木讷僵持,惹得杜太太不悦道:“你这孩子,好歹也是伯爵府出身的,怎么这样没有规矩?见了这谢家的奶奶们规矩这样不妥帖,真是丢脸的很。”
杜若梨被说的面上臊的慌,倒是大太太打圆场笑道:“好了,亲家太太莫要这么说孩子,都是女孩家面皮子薄的很。”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杜若梨愣在了原地,倒是姜氏察觉出异样,她偏头压低声音问道:“怎么,你们认识不成?”
梁槐宁面上挂着笑意,将昨日榆林街绸缎铺之事三言两语说了遍,倒让姜氏变了脸色,嗤笑道:“这位杜娘子,我还以为变了呢,不想还是这样的性子。你莫要搭理她,没的自掉身价。”
倒是杜若梨手心不住地出汗,有些紧张地望向梁槐宁那边,想要说话,可见她身边一直围着人,这心思只得作罢。
第二十九章
杜太太望着谢家的几位奶奶个个生得容貌昳丽, 姿态恬雅,穿戴皆是不俗,她心里艳羡愈发打起了算盘来。
杜若梨咬着唇, 便是用膳时都心不在焉, 生怕梁槐宁将昨日之事说出来, 惹得杜太太责罚她。
这次她们母女入京, 明着是因为父亲调任回京, 宅子又在修缮, 所以只得暂住姑母这边。但她何尝不知杜太太心里是怎样的算计, 如今杜家门楣不高不低, 她到了议亲的年纪,可这亲事还没个着落。
那些普通官宦人家, 母亲瞧不上, 可若是想高嫁, 旁人又瞧不上自家。
族里也只有姑母嫁的好,谢家是何等的名门大户, 母亲打着与姑母亲上加亲的算盘。姑母虽未拒绝,可到底也没答应,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她愈发紧张地往梁槐宁那边瞥了好几眼, 梁槐宁都在安心用膳,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