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1 / 3)

入了冬后,梁槐宁几近临盆,冬日里头穿皮毛身子厚重臃肿的很,冰天雪地的她也不曾出门。

因为屋里供着好几个火盆,暖和的跟春日一般,她便穿着单衣在屋里看书。

这日林氏过来瞧她,将娉姐儿也带来了,娉姐儿越长越大,作为国公府孙辈里唯一的女孩儿,可真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

秀气大方的小娘子,一颦一笑都透着灵气。

越是将近临盆,梁槐宁越是睡的不大安稳,她望着娉姐儿眼神里满是羡慕,望着林氏满脸期盼道:“只盼着到时候我也能生个如娉姐儿一般的小娘子。”

林氏听了这话,不免有些惊讶,虽然她并不重男轻女,但其实许多人都盼着能第一胎生个小郎君,那到底是稳妥些。

梁槐宁瞧她惊讶的模样便解释道:“我是觉得男孩好女孩儿更好,咱们家不兴挑挑拣拣的那一套。要是个小娘子,往后软糯可爱的模样,我还能替她扎小辫呢,想想心里都暖暖的。”

林氏笑道:“那日后若是女儿出嫁了,怕是要哭的上气不接下气了。其实这世道,女子原就活的不容易。像咱们这般人家,未出阁前琴棋书画,女红管家要样样精通,出嫁后在婆家也不轻松,有时候瞧着娉姐儿,我这个做母亲的心里也是怜惜,可能怎么办呢?”

都有自己的不易罢了,哪知道娉姐儿听了这话却是懂事地走到林氏身边,她握着林氏的手,声音柔柔道:“娘,我喜欢现在的日子。娘不要难受。”

她也六七岁了,是个早慧的孩子。听了这话,林氏愈发难受,将女儿拥入怀里。

梁槐宁笑着望向母女俩,心下也不知是何滋味。

当夜,她便发动起来了。

她疼的浑身都冒汗,谢叡珣瞧了这模样,忙就披了衣蹙眉扬声唤人进来。

都说第一胎是不大容易的,正院那边不知为何大太太有些失眠,唤了丫鬟进去便听见说康宁阁四奶奶发作了,已经请了郎中来,稳婆是早早就备下了的。

如今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大太太急急忙忙带了人赶到康宁阁坐镇,谢叡珣丝毫不顾忌男子进不得产房一说,一直在梁槐宁身边守着,秦妈妈起初还拦着,后来茗雾和新芽都凑到她身边说了番话,秦妈妈叹了口气这下只一心一意瞧着自家奶奶状况了。

许是第一胎,梁槐宁生的颇为艰难。

谢叡珣握着她的手,见她满面痛苦的神情,浑身颤抖,他亦是如感同身受一般,嘴唇颤抖起来,最后勉强沉着吩咐道:“无论如何,一切都要以奶奶为先。”

郎中得了这话心里一凛,见过太多人家若是遇到产妇难产,要么就是直截了当说保孩子,要么支支吾吾最后透出的意思也是保孩子,这么打从一开始就坚定不移地说保大人的,他还是头一回见,一时肃然起敬。

不知道过了多久,婴儿的啼哭声终于传来。

大太太等了一夜,整个人都喜极而泣。身为女子最知道女子的不易,梁槐宁这一胎生的艰难,她动容不已,当即便连连笑着点头,大手一挥今日康宁阁中的下人们都重重有赏。

慈寿院里,齐老夫人才起身,林妈妈笑着进去报喜道:“恭喜老夫人,贺喜老夫人,昨夜四奶奶发作,折腾了一夜终于平平安安生下来了。奴婢赶着一早报喜给您知道,这可是大喜事儿啊。”

第七十六章

梁槐宁只觉得浑身湿透, 她缓缓伸出手嘴角露出虚弱的笑意来,谢叡珣轻轻握住她的手,盼了一夜, 听着她痛苦的喊叫声, 他心里又惧又怕。

他心里根本顾不得是小郎君还是小娘子, 只希望梁槐宁能安安稳稳的。从前听人说妇人生产如同鬼门关走一圈, 他此刻还是后怕, 当即仔仔细细打量了梁槐宁一番, 见她虽然虚弱疲惫, 但面上还挂着笑意。

仿佛是惦念孩子, 谢叡珣轻笑柔声道:“阿宁,辛苦你了。”

乳娘是早早就预备下的, 素娘怀抱着襁褓, 连大太太都笑的合不拢嘴, 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