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3)

眼下算是尘埃落定。母亲您也别太愁眉苦脸,事情总没闹到和离的份上。”

齐老夫人摇了摇头,大太太瞥了眼姑太太,语气沉稳平和道:“我昨日去瞧过二弟妹,母亲放心,只要再静养一些日子便是了。二郎媳妇那边有大郎媳妇时时陪着劝慰开导,为着澄哥儿,她也想开些了。”

话落,大奶奶林氏与梁槐宁对视了个眼神,今日虞氏没来,说是身子不舒坦,林氏便跟梁槐宁挨着坐。

林氏忽想起一茬,便笑着道:“说起来,二弟妹那边还说什么时候你空闲了,要请你过去吃茶。上回你帮衬着照顾澄哥儿,连澄哥儿的乳娘琴娘都赞不绝口,直说事无巨细,二弟妹心里感激,无奈这两日身上不好,等到时候你空了便请你过去坐坐。”

梁槐宁嘴角流露出恬淡的笑意来应了声,妯娌二人压低声音说着话,不知何时齐老夫人等的话茬已经扯到了亲事上,仔细一听,竟是三太太提起二娘子的亲事来。

敬国公府谢家有五位金尊玉贵的小娘子,大姑奶奶是长房嫡出,也是家里长辈们人人称道的。

二娘子去岁及笄了,正是议亲的好时候。

她是二房二太太唯一的女儿,亦是二郎君的嫡亲妹妹,因为生父去的早,头上有两位兄长。齐老夫人素来怜她多些,这几个小娘子中便对她多偏心了些。

早前议亲时便是齐老夫人这边帮着相看的,如今二太太病了自然更没精力料理,齐老夫人对此更上心些。

人选倒也有几个,上至公侯之家的,下也有几品官员家里的。齐老夫人托付大太太和三太太多用些心,二位都是心善之人,都拿着当自家闺女一样尽心。

三太太笑着道:“虽说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咱们家也不兴盲婚哑嫁。咱们瞧的好没什么用,总要让二娘点了头才是。”

大太太连连附和,她和三太太妯娌二人是想到一处去了,也浅笑应声道:“是这个理,到时候让郎君们将人请到家下来坐坐,隔着一道帘子瞧瞧。”

齐老夫人自也不会反对,如此又说了会儿话要到她用药的时候了,众人便都告辞离开了,留下大姑太太坐在原地,犹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

齐老夫人不瞧她都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林妈妈捧着白瓷药碗进来,大姑太太眼神闪了闪,忙就从林妈妈手里接过药碗,对着左右道:“你们且先下去,我与母亲说些体己话。”

大姑太太殷勤地捧着药碗挨着齐老夫人坐下,一边舀着药汤,又吹了口好不仔细道:“这药烫的很,母亲慢些喝。”

齐老夫人垂眸淡声道:“有话就说。”

大姑太太讪讪一笑,动作便徐缓了许多,语气轻柔道:“母亲知道我要说什么,您让大嫂和三弟妹为二娘相看亲事,这么多英年才俊,可见母亲您的费心。可芙儿是您的嫡亲外孙女,她的亲事到现在都没有着落,早先我想与大嫂结亲,大嫂瞧不上芙儿。如今家里,二弟妹和三弟妹那边又……只求母亲您能疼疼芙儿。”

这番话倒说的恳切,大姑太太险些声泪俱下,她将药碗搁在了一边几上,又捻着帕子一边擦拭着眼角,一边小心观察齐老夫人的反应。

齐老夫人虽面上瞧着严肃强硬,可是个最心软不过的,一次又一次为了大姑太太而妥协。她知道外孙女郑雪芙性子软弱没有主见,时而也爱钻死胡同,并不是高门大户的佳配人选,可大姑太太一次又一次哭求,她的心终究软和下了。

“所以,你瞧上了哪家?”齐老夫人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问道。

大姑太太面上笑了笑,柔和道:“咱们家的大姑奶奶,我那大侄女不是嫁到了阳陵侯府楚家么?我知道阳陵侯夫人还有一位嫡出的幼子,虽不是长子不能继承家业,可阳陵侯府楚家是家大业大,门风也好,绝不会亏待了嫡出的郎君。”

齐老夫人瞥了她一眼,那心思都写在脸上了,她冷不丁道:“你是都打算好了,可你觉着亲上加亲的姻缘,那阳陵侯府楚家未必这样想。”

当日家里大娘子谢叡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