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屠户被宋里正刚包扎完伤口,嘴有些发白疑惑道:“小三子,怎的还谢土匪?那他娘的最不是东西,让人拿闺女换水喝。”
宋福生想了想才说:“那土匪头子,指定是不能让难民们成事。允许在山上滞留,但不会让他们聚堆,至少不能成为一个大团体,十个二十个人不管,上百人凑成团伙,他就会出手给打掉,打乱,要不然对他们守山头有威胁。”
从这天之后,值夜的彻底打起了精神,再不敢打盹。
有那么一瞬,大伙都觉得,好像还是和死人为伍安全,和这些活的难民混在一起,人心最吓人,更容易丢命。
尤其是三天后,宋福生他们才停下歇口气,就听到有几个妇女在哭着喊,孩子丢了。
有别伙的难民叹气道:“往后哪里人多走哪里吧,人少就被别人吃了。”
也有的大娘在哭骂,骂就是你们这些外地人,一路走一路抢,她家本是好好的,外地人走过来了,她们也成了逃荒的,妻离子散,恨死这些外来人了。
这番骂很是引起了共鸣。
宋福生本想上前打听打听,离城池还有多远,也不敢上前问了,听听,人家都要恨死他们了。
就在这时,远处有齐整整的跑步声传来。
宋茯苓还不明就里时,就看到附近的难民哗啦一下全跪下了,有人高呼万岁,有人高呼有救了。
宋福生给女儿按跪在地上,“爹,是给咱们送水送粮吗?”
“美死你。”
“那他们万岁什么啊?”
“出兵镇压了,我怀疑这伙人是去缴那个有水的山头,燕王能派兵管那山头,这是一种态度,说明会管难民的死活呗。”
宋茯苓悄悄抬起花猫般的脏脸,只看队伍打头骑大马的青年英姿勃发。她瞟了眼就将目光移向兵士们,哎呦,古代的盔甲看起来很沉啊。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两章合一(为月票550+)
哒哒哒的马蹄声,从宋茯苓跪地的正前方经过。
打马经过的少年将军陆畔,连个轻飘飘的眼神都没留下,连扫都没扫一眼这些难民。
却给这些难民们高兴坏了。
连连磕头高呼道:“谢谢王爷,谢谢将军,谢谢王爷,谢谢将军。”
宋茯苓也跟着混在里面,十分不真诚的磕头,就这么一会儿磕了十好几个了,但心里确实是十分感谢。
只因,那牛轰轰的帅哥,虽然懒得搭理他们。
但是却让随从告知他们这帮人,前方三百里处有山涧,有水。
七百里处将抵达燕王管辖的第一个城池:幽州城。
幽州城门处设有难民施粥棚,不要滞留,速去。
宋茯苓、钱佩英一起伏地念叨:“谢谢王爷,谢谢将军,谢……”
宋茯苓悄悄坐直身体,看到那些大兵们走远了,拽了一把钱佩英,握着钱佩英的手,两眼放光激动道:
“娘,你听见了吗?太好了,咱们能进城了。三百里有水,七百里就到地方了,快点赶路,十天八天就能到,别歇着了,赶路!”
随着宋茯苓这话,大家伙更是跟着兴奋了起来。
兴奋大劲到,宋里正都哭了,高屠户也跟着眼圈泛红。
岁数大的人马上开始唱颂歌,歌颂燕王心系天下、心怀百姓。
要知道,不是哪个王爷都能做到放难民进城的。
有的杀戮重的王爷,攻城掠地第一件事甚至是屠城。只因你又不是他的子民,更恨在攻城时,城中百姓负隅顽抗,让他损失良将。
所以,这么一对比,在遭灾的时候,燕王没下令紧闭城门,真算是心怀百姓了。
尤其是这么多逃荒的难民,将要一起往人家城里冲,被放进去要面临的问题有很多。
说句不好听的,一个个跟鬼子进村、蝗虫过境似的。就看看这一路:这一路过来,给人不需要逃难的都弄的举家逃荒了,可谓是走哪哪穷,等进了城,得吃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