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在说回啥礼呗,”马老太回完话才发觉不对劲。急忙和宋茯苓一起从旮旯出来,看向楼梯。
陆畔正带着顺子和小全子下楼。
“无须多礼。我还有事,先走一步。”
陆畔特意冲马老太点了下头,这才转身出了店。
坐在马上,陆畔眼神略过宋茯苓的头顶,再次强调:“无须多礼。”
顺子也坐在马上,冲马老太她们笑了笑,嘴咧的大大的。
小全子一看师父笑成那样,他也冲马老太她们笑得憨憨的。
望着几人骑马渐行渐远的背影。
“奶,您怎么顺嘴给秃噜出来了。”
“我没听到下楼声,我以为是大德子问话。这不是寻思事儿呢嘛,给我还吓一跳。”
马老太回话完,转身间发现隔壁书肆掌柜的在看她。
她礼节性的先对祁掌柜点了点头。
却没想到,祁掌柜竟冲她很是郑重的拱了拱手。
老太太并不知道旁边是陆畔的私产。
她一直认为自个属于典型的鸡犬升天。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
那一人就是指陆三小姐。
从开业到现在,出来进去遇见别的铺子掌柜,都和她客客气气说话。
她都习惯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二更
姐姐,怎么才回来?“冰面上,米寿带头,和一帮小娃子们喊道。
米寿也不玩了,扔了手里的雪球子,一路在冰面上就跟车跑,往家的方向跑。
宋福生在后院听到动静,唤来别人帮他大哥把住梯子,急走几步,也从后院过来,帮老娘和闺女卸东西。
“回来啦,到底买着了不闹心啦?”钱佩英推开辣椒房的门,拎着烧火棍也过来了。
宋茯苓一天没在家,头一回离开父母眼前,没用他们跟着,宋福生和钱佩英就惦记了一整天。
城里有店,亲奶奶也跟在身边,那也不放心。
就可想而知,宋茯苓要是有一天提议想多做点心,去现场制作,去奉天城里住几日,她爹娘会头一个站出来反对。
在宋福生和钱佩英心里:
茯苓在家怎么折腾都行,就是不能离开他们。
孩子岁数小。
这里是古代,人生地不熟。
这里的人不讲法律。
出点啥事,也没有电话能及时告诉。
尤其是没有手机这事,特别让人没有安全感。
总觉得孩子在外面一旦要是出什么事,他们当父母的,等知道消息时,黄瓜菜就得凉啦。
所以,当爹娘的要比在现代时,恐慌的多得多,守宋茯苓守的也紧。
毕竟在古代这里,赶牛车翻车的可能性大,走夜路遇到抢劫的和眼冒绿光的狼的可能性大。
在街上万一遇见地痞流氓那更惨,别说有衙门管理,痞子小流氓只要身份够高,衙门才不管呢。
甚至被调戏过后,反过头还得让人反咬一口,说被谁谁家小子看上,是你家闺女的福气。
都不敢想象,他俩的闺女万一要是遇到那种事,气都得气死。那就得想办法整死那些人去。
“我没用我奶陪,她那时候忙着呢,告诉我去哪买染料,我就和宝珠出去了。”
“就你俩?你说说胆子多大,在家那么嘱咐也不听。”钱佩英给闺女倒热水。
宋茯苓接过水杯:“就出去溜达溜达,有什么胆大胆小的,我还去宝珠家了呢。她非让我去。还别说,咱家那个宝珠小丫头,她和她哥的房子挺大的,多数时候都空着,他俩也不回去住。”
四壮抱着榨汁机进来时,正好听到宋茯苓讲这句。
宋福生跺了跺脚上的雪,这才进屋。
问闺女:“石膏买着啦,去棺材铺买的?”
“啊,我自个进的铺子,宝珠没敢进。”
钱佩英指着宋茯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