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你也别不赚钱,该赚就赚,你不赚,我还感觉占人情,有负担。
毕竟人家是靠这个吃饭的,这很正常。
你只要价位上是朋友价,比照别人更实实惠惠的就行,他就心暖,就可以了。
这种朋友关系,也是最稳固的。
他以前就是买卖人,很理解。
最后,老隋给宋福生五张虎皮,每张二十五两银钱的价位。
宋福生心里清楚:老隋往外卖的心理价位应是在三十两往上。
但还是那句话,别看人家一张至少挣五两朝上,但是确实要去寻合适的人买,很费事也压钱,不一定哪天能卖出去。
宋福生很是痛快的点头,成交。
跟着来的田喜发,听完后,心都疼。
当初,他就将老爹留下的唯一虎皮给卖了,才卖了十几两银钱。看这样是卖赔了。可当初,他竟觉得卖的挺高。心想:这就是眼皮子浅没见识造成的。
宋富贵在旁边都听冒汗了,他们有五张虎皮呢,二十五两一张,那是多少钱。
高铁头几个小子,在听完熊皮价格更是咧嘴傻乐,都笑出了声。
至于之后再谈的熊皮,老隋真是咬牙给的价,因为这个皮子更不好遇买家。
非常难得的熊皮,缺点是它挑人穿。
年轻人根本没法上身。
体态纯阳,毛质坚厚,只适合老体穿。
老体,你得家里既信这个,觉得穿熊皮比穿狐貂好,又得家里很是富裕。
所以,老隋要是收了,只会有两种结果,要么是大挣,要么就是赔:“这张熊皮,四十两,真的,我都不晓得自个能不能卖出去。这玩意搞不好就成我隋氏传家宝了。”
给宋福生逗笑:“别说那丧气话,备不住一件就能卖百两银。你大赚。”
“哈哈,借你吉言,那到时你可别后悔。”
“我不眼气。”
第三百四十七章 人生要乐观(一更)
回村的路上。
郭老大他们唏嘘极了:“老隋挺有钱啊。你看那小木屋,瞅着不大,他穿的吃的用的也可节省了,还买咱便宜炭呢,看不出像富裕人,进钱庄却唰唰兑银。”
“是啊,这就是三叔说的人不可貌相吧。”
宋福生摇了摇头:
“不仅是人不可貌相。
是买卖哪有那么好做,必须要省吃俭用,要有流动的银钱。
钱要是不动起来,拿什么收好皮子?
总收不上来好的皮子,谁还来买,日渐就得黄。
他那个生意很需要本钱。
就他附近那几间破木屋,那几个皮货商手里都得握着至少二三百两的流动钱,要不然周转不开。”
高铁头和宋阿爷的大孙子又开始琢磨宋福生的话,将这些记进心里。
他们几个小子已经养成习惯,甭管宋福生说啥,他们都往心里去,不理解的就死记硬背。
一向沉稳的大郎,忽然问道:“三叔,加上皮子钱,这回够咱大伙盖房子了没?”
宋福生再次摇了摇头:“早着呢。别看有小三百两了。”
“啥,多少?”宋富贵瞪着眼睛,“三、三百两,听的我心直噗通,我是听差了吗?”
郭老大和田喜发也不拉爬犁了,在前面停下脚,俩人齐齐扭头问:“三百两,已经有那些钱啦?”
王忠玉他大哥,王忠玉还在家养伤嘞,他大哥最近跟在宋福生身边混,仰天长啸道:“我的个天王老子呦!”
宋福生无语。
一个个的,没听见他说盖房不够还差钱吗?
“三百够干啥的。”
宋福生才说完,那几个人就异口同声反驳道:“三百两还不够干啥的?!”一脸那你要干啥呀。
宋福生无奈:
“好,正好路上闲着,我给你们算算。三百两真不多,算完你们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