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顺子也很无奈啊,因为他是是万万也不敢将蒜黄放进车厢里的,就这么抱了一路,多亏带了俩小厮来。

宋茯苓望着前方陆畔宽阔的背影,眼神闪了闪。

怎么拐弯了?

不是去正堂?

陆畔打算带宋茯苓去花厅。

他在前方走着走着,忽然站住脚,回身看向被他落下很远的姑娘。

一直等啊等,等到宋茯苓到了近前用疑惑的眼神看他,似在用那双大眼睛说“你停下来有事?”

陆畔才一脸如常的转身继续在前面带路。

他听到身后的姑娘,用极其小的声音关心地问身边丫鬟:“你手怎么哆嗦,冷?”

宝珠看了眼前面的背影,急忙摇摇头,更为小心地扶住宋茯苓。

别说泽园里的丫鬟们在翻江倒海地犯嘀咕,就是宝珠心口也有些怦怦瞎跳,她就寻思啊:

少爷刚才,那是特意停下来在等宋姑娘吗?

我的天呐。

少爷竟然还有这一面。

花厅。

两名丫鬟将纱帘掀开。

陆畔站在花厅中间,等宋茯苓坐下后,他才挪到脚步,很是自然的也跟着并肩坐在只隔茶几的位置上。

俩人在等茶上来。

并排坐在那,共同目视前方。

陆陆续续。

茶上来了。

一盘又一盘的四甜蜜饯上来了。

陆畔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微扭过身,本是想示意宋茯苓也喝茶,喝过茶再说话。

结果他看了一眼宋茯苓的着装,低头抿茶,控制不住眼神又快速扫了眼宋茯苓的衣服。

宋茯苓用余光感觉到陆畔看他,转过脸正要说话,顺子抱着板子出现了。

“少爷,宋姑娘。”弯腰打过招呼后,顺子才请示宋茯苓,将这块板子摆在哪。

摆哪呀。

宋茯苓看向陆畔:“陆公子,你要在哪学?”

宋茯苓是带着黑板来的。

第三百九十五章 二更

没来之前。

在马老太和宋福生吵嘴那阵,宋茯苓脑中想的不是穿哪件衣服,也不是男女大防。

她才虚岁十三,八月份的生日。

她其实才十二岁多,到明年八月才十三岁整呢。

在宋茯苓心里,古不古代的,她十二三也是个儿童,看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年纪。

压根就没想那些。

还有些纳闷爹奶在吵什么呢,是在借她话题在争论对古代封建阶级的无奈吗。

她脑子里琢磨是,明天怎么教,能不麻烦,不浪费时间,能快速教完。

最好上午一个小时左右就能结束,这样中午好去找奶,中午得吃饭啊。

而且宋茯苓也猜到了,陆畔一定是纠结比例的问题才叫她来。

她就寻思,在这里,听说外面学堂里的老师都是在纸上写完字,让学生们上前看,一个班里一个老师带不了多少学生,也没有黑板这个概念的。

有些像现代的小班,一对十几名学生那种模式。

那她不行啊,这要是一大篇子写完算完,还是用她不熟练的毛笔写,再加上讲,太浪费时间了。

那得教到什么时候去。

所以,她昨晚入睡前就跟她爹说,想将教家里娃子们读书的小黑板带去。

当时宋福生一听,眼睛都一亮:

这个好,一个在上面讲解,一个在下面坐着,离得远远的。

遇到不懂的,也不用离近了凑一堆告诉来告诉去的。离那么近让人讲究,看着也不好看。

就连夜让他二哥宋福喜给黑板做了一个木支架。

那块小黑板本是被鱼鳔胶粘在会议室墙上的,给孩子们读书用,宋福生硬给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