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婆子立即道:“我这就回去将鸡都抓了来,你要是不解气,你给我家鸡按个放血也成,只求任子笙给帮帮忙。”
“我家大儿可忙着呢,”其实这位大肚子小媳妇眼下比任子笙还忙,因为她又被别的婆娘一把拽住,往她手心里递银子,递完,那婆娘搓着两手恳求,眼里的意思很明显,也是让帮忙。
就连小地主家的九嫂也来了。
她们家是分两步走,老头子正在套车去奉天城,要去寻大孙女。大孙女婿是吃官饷的,在伙夫营做饭,看能不能找人说说。和征兵那更是一个衙门口的。
不过,九嫂心里话,她不看好大孙女那面能帮上忙,只怕这次打仗,大孙女婿都是个愁,官还小。
任子笙就不一样了,大官小官他们虽然搞不懂,但是侯府女婿,侯府他们再傻也知道大。
九嫂就想着,为了儿子孙子,一丝机会也不能放过,就也求上了门。
“嘿呦,你可别开口,那日河对岸的几个老太婆骂的我狗血淋头。你那时候你们咋不说咱是一个村的,他们是外人?得偏着我。不但没帮我,而且,这家伙,你在大树跟前笑的哈哈的,挺能捡笑啊你们。”
给九嫂子气的,没等张嘴,就被任公信的那个臭婆娘臊够呛。
大白胖娘们在一边,也被婆婆狠狠地拧了胳膊肉。
她婆婆觉得完了,没戏。拍着大腿说:“你看,还咋求人家,那日你也没轻了笑。”
大白胖娘们哭着说:“娘,我以后再也不笑了。”
难怪村里人都求到了任公信家。
难怪任公信的大肚子小婆娘如此耀武扬威。
因为任子笙确实有那个能力,在征兵事宜上钻营。
早在昨晚,任子笙就提早知晓的消息。
他当即去了侯府。
这种时候,任子笙什么也顾不上了,为了两个弟弟,侯府不欢迎他也得去。
过年那阵,他才给娘点完香、发过誓,往后会悉心管理弟弟,照顾弟弟,管好任家,怎么可能会眼瞅着弟弟们被征走。
但是,当到了侯府后,任子笙发现,侯府正在上演一出大戏。
当家夫人在和岳父掐架,不顾任何脸面体统,声声凄厉指责:你可以当你的贤臣,主动让儿去尽忠。可为何不让庶子去,偏偏要让嫡子去送命。
岳父被骂得火冒三丈,摔碎了笔洗,骂大逆不道。
在任子笙听来,岳父之所以会选嫡子,是因为庶子更会念书,而嫡子不如哥哥,且对军事有所研究。
新皇正是用人之时,去协助武器库运输也比在家混强。这种时候,为新皇分忧,匹夫有责。
当家夫人缺听不进去心,“武器不得往前运?你说破嘴皮也是去送命。”
气的侯爷当即大恨:“送命也光荣。失了我一子,如能换天下太平,我干。”
任子笙听到这心里一咯噔。
他忽然意识到:完了,想让两个弟弟不被征走应是不可能的。
是啊,曾经的燕王,那时候想的是让百姓过的富足,百姓过的越好,国库越丰盈,养精蓄锐。
如今的新皇,地位变了,人啊,屁股决定脑袋,他想的再不是百姓会如何了,而是为统一,不惜一切代价。
甚至,任子笙心想:就是都绝户了又能怎样,只要统一,只要能将那几位王爷收拾了,新皇还能缺百姓吗?北面的壮丁没有了,他还有南面的。
当时,就在任子笙都觉得齿冷,躲不过去时,从侯府夫人的骂声中得到了提醒。
陆家为何没让陆畔去,那也是只有一嫡子。连陆家那样的人家也只是让陆畔去练兵。
练兵?
任子笙心里一亮。
对,听说练的还会有一批被新征上去的,要求是挑体格特别好的,他两个弟弟行啊。
不知道将来会不会去前线。
但是只要活动活动,给两个弟弟送到被练兵的队伍里,最起码不能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