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窃私语声随着池最的步伐,在她的耳边起伏。

她顺着人群让开的路,找到在里屋的王春燕。

他们的儿子也在。

他没有王春燕沉得住气。

见到池最,站起来就质问:“你还有脸来?”

池最没有回答,而是看向旁边的王春燕。

她虽然一字不说,态度倒是和儿子统一战线。

池最反而觉得奇怪了。

“我为什么没脸,又不是我把他害死的。”

如此轻描淡写的态度,仿佛死了个人在她眼前根本不是件多么严重的事。

王春燕也冷下脸。

她自知池卫彪生前对池最不好,她破坏了池最的家庭,池最对她也有恨。

但池卫彪临走前,池最却破天荒地撤销了强制执行。

这说明,她一定是有什么想通了。

现在斯人已逝,再有任何恩怨,更都应该放下。

池最这个语气,却明明仍有怨言。

来者不善。

“这就是你和长辈说话的态度?如果你有点良心,就去给你爸磕个头,从此以后我们互不打扰。如果你是来砸场子的,那我今天可没这个心情!”

王春燕的声音本来就响,她这么一喊,屋外的人都隔着门看进来。

这里都是他们的人。

司机听到声音,在门口登记完礼金,拎着不值几个钱的伴手礼,快步走过来。

进屋时顺手关上门,挡住了外界探究的目光。

王春燕那儿子本来还气势嚣张,瞥到司机魁梧的身形,刚捏紧的拳头松开了,往后退两步。

“我这次也不是来砸场子的,只是通知你们一件事。”池最从包里掏出一份律师函,放到他们面前的桌上,“池卫彪临走前卖了那套老房子,按理说,算他的个人财产。现在他人没了,作为他的女儿,我有权要求分得至少三分之一的遗产。”

第0142章 第142章 计划(加更)

知道池卫彪死讯的一刹那,池最才终于明白薄望津的整个计划。

这个计划远比池最以为的要早。

它不是最近才诞生的,而是五年前,池最无意间透露她的住址开始,就在酝酿了。

政府从十几年前就在计划整改城中心地区,重做城市规划,打造新金融区。

当时的规划方案下发,各个部门反应迅速,开始拆迁。

主导整个方案具体实施的是恒参。

然而大刀阔斧的改动拉高了居民对赔偿金的期待,得不到合适的赔款,他们宁愿断水断电也要当钉子户,整个方案在居民协调方面的支出远远高出预计成本。

拆迁工作被迫暂停,改造计划也因资金不够充足而搁置。

可是这样的行为再度引起待拆居民、开发商和等待入驻的金融机构的极大不满,如果拿不出足够令人信服的理由,拆迁工作可能会在各方压力下被迫重启。

出于私心,薄望津不想让池卫彪这么轻松地拿到赔款,于是薄氏主动向恒参抛出橄榄枝。

以一口古井是文物为由,有理有据地拖延了拆迁计划。

只要时间拖得够久,居民的期待也就会慢慢降低。

而至于那口井到底是不是文物,谁又真的知道?

与此同时,薄氏和恒参开始了更亲密的合作。

恒参是国有企业,能够接触到许多像薄氏这种外企接触不到的资源,但同时,也会承担一些任务性的项目。

那些项目常常与宏观战略相关,但几乎都是赔本买卖。

恒参正在为此发愁,薄氏挺身而出,帮他们分担了这一部分的压力。

因此,在前几年与恒参的合作中,薄氏一直是亏损状态。

哪怕后来池最离开,薄望津也没有停下与恒参的合作。

事情发展到这里,早就不是私人感情的范畴了,而是两个企业之间的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