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1 / 2)

【巴清本名为清,她是巴蜀人士,几千年流传下来,我们就习惯叫她巴清了。大概因为巴清她是个寡妇,且始皇为她修筑了“怀清台”,后世为了博人眼球,也编排了许多始皇与她的绯闻。例如震惊体“始皇与寡妇的二三事”等等。】

嬴政看着那个编排他与清的标题,眉头紧皱。

清是个有能力的商人,且愿意帮朕,朕自然敬重。在她去世后,朕为她修碑立传也不为过。

但……这些后世小辈又是如何得知朕的皇陵中有水银填充的百川河海?

?[46]技术传承

……应当是史书有载,流传而至后世吧。

嬴政脑海里闪过这个念头,便没有再深思了。

【商业的确很重要,且很能生钱,历代封建王朝都会把最赚钱的那些项目收归官有。阿玉摄政时期,对商业发展有所提倡。她重农,不抑商,且想法子提高“工”这一类阶层的待遇。当然,由于政策传达的时限所致,此类政策真正得以落实,还是在她登基之后。】

【人们常说,士农工商,前者最大,后者身份低贱。但是在乾昭帝在位时期。农民,手工业者,商人们等阶层社会层面阶级差距倒没有那么大。因为从执政者理念上说,不会将某个阶层过于贬低,不过硬要说乾昭帝最重视的阶层,除了农以外,应该就是手工业者和工匠了。】

朝臣们十分不解。

工?

那些匠人们所做不过是一些奇技淫巧。论其价值,多是供上位者赏玩。

熙和长公主日后也喜匠人们所制的奢靡之物?

嬴政想起熙和之前喜刻木雕。

莫非,是因此对匠人们有所偏心?

【因为乾朝存在了几百年,政策也维持了许久,给后世其它朝代打好了底子,正是由于老祖宗重视技术创新,我们的文明才能一直遥遥领先!】

主播说到这里,突然插播了一条时代变迁的热血视频。

天幕中,从披着兽皮的人钻木起火到衣冠得体的人点起烛蜡,随着时代变迁,人们的衣着配饰也在不断变化,但手里的火却以各种方式呈现得越发明亮。

时间来到近现代,人们到家后,随意点按开关,便能控制屋内的灯火亮起。视频从遥远的原始部落而起,结尾至现代人夜间到家开灯,镜头透过那户人家几乎透明的窗户而出,放大到一整个城市的夜景。

万家灯火燃起,彻夜不熄。

看到这一幕的秦国众人们很是震惊,这便是后世的景象?

“他们的烛火好奇特,不见火光,却能照得屋子亮如白昼。”

“那便是后世的屋舍?竟能高耸至云端?”

有心人也注意到他们的服饰变化。

这服饰之变,似乎经历了许多朝代。而且……为何后世小辈们竟多为短发?

看这模样又生得白净,不像是受过刑罚?

视频还未停止。

灯火的一小段叙完,便跳转到出行篇,人用脚艰难行路转变到用车马代步,然后,自现代的自行车登场,油车在高速上疾驰,笨重的蒸汽机车也摇身一变,变成了时速飞快的高铁。此等从未见过的交通工具,无一不让秦朝的众人感到震撼。

熙和看到这熟悉又陌生的一幕,内心也有些感怀。

正当她以为视频到这里便停止时,突然之间,镜头又调转,从地面转向了天空。

先是自由飞翔的鸟儿,放飞的纸鸢入镜。有人异想天开,制作大风筝上天,然而,风筝根本承担不起人的重量,那人尝试的后果便是从小坡跌落,摔得眼冒金星。

有人从飞翔的鸟儿得到灵感,自己制作了两个大翅膀固定在胳膊上,试图扑腾上天,却不料摔得更为惨烈,惹得众人发笑。

但是,人类一直没有放弃登天的梦想。

更有甚者,手里拿着一个大风筝,坐在椅子上,椅子下方绑着的是火药,他想着利用爆炸后的冲力上天,然后用风筝飘荡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