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熟人欢欢年前跟一商户看对眼了,在振兴街的巷子里收拾了一套小院,接了去当了人家的外室。彼时很鼓励私生子认祖归宗,所以在大部分人看来外室也没什么不好,只要有本事生个儿子,即使外室子的继承权不如婚生子,但也算老了有靠。商户人家又有钱,子孙不在是贱籍还衣食无忧,再好不过的结局。也算是中层女伎顶顶好的出路了。是以也同燕绥退役一样,邀了相熟的同事吃了一场酒,大家很开心的挥泪告别。

阿南是万年不得上春晚的水平,她也识趣的不再羡慕高端客户群,而是花足心思攻克中低端市场,几年下来收效不错。就客户属性的问题上,还与周幸达成了一致――热烈欢迎商户的到来。要不是官伎身负讨好官员的使命,我们必须得相信低阶的穷官一定会被女伎写入拒绝来往名单内。

既然不能上春晚,大家也就闲了下来。今年燕绥退役,阿麦有事,连麻将都凑不齐一桌。阿南只得跟周幸俩人拿着骰子赶围棋。当然不是没有别的闲人,可是被春晚刷下来的同时还没接到其他客人的帖子,是令人很不爽的事情。没有人愿意去招别人的白眼,干脆剩下的人就各自跟着自家屋里的女使找点什么消遣消遣,好熬过这漫漫长夜。

不想清闲的日子在年初二中午有了转机,阿南接到忠武将军家独子闻衙内的帖子,邀她们晚间去陪席。周幸看着帖子叹了口气:“早来一日也使得,偏今日来,姐姐你身上不大爽利呢。”

阿南愁眉苦脸的道:“谁让日子赶上了呢?一月总有那么几天,罢,你替我拿多一个手炉,多多备些炭吧。”

“可要准备热水?”

“要那个有什么用?在外头一晃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