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良儿。
《七副册》,第八个册子,我认为会收入的依次是:张金哥,这是王熙凤弄权铁槛寺间接害死的一个女子。还有就是红衣女子,宝玉在茗烟的陪伴下,过节的时候偷偷跑到袭人家里面去,发现袭人家里的炕上还有袭人的两姨姐妹,一个红衣女子,根据脂砚斋的批语可知,这是一个伏笔,在八十回后,红衣女子会出现,在情节发展当中起到作用。还有周瑞的女儿,周瑞家的很拿事儿,在接待刘姥姥过程当中,她女儿摇摇摆摆来了,说我丈夫冷子兴被人家放了一把野火给告了,说要把他解递回乡,周瑞家的口气很大,因为当时贾府的势力是最旺盛的时候,就说小孩子家没经过大事儿,就急成这个样子!后来周瑞家的跟王熙凤汇报完别的事,顺带脚说了这个事儿,王熙凤立刻让她的一个仆人去传个话,就把官司化解了。再有就是娇杏,原来是甄士隐家的一个丫头,最后被贾雨村先是接过去,后来贾雨村原配死掉了,就把她扶正了。另外还有王熙凤的丫头丰儿,尤氏的丫头银蝶,迎春的一个小丫头莲花儿这个莲花儿在故事当中她是有重场戏的,她就鸡蛋的事跟内厨房厨头柳家的先有冲撞,后来司棋带着一群丫头去闹厨房,打砸抢,莲花儿是急先锋。还有就是蝉姐儿,探春的丫头;炒豆儿,尤氏的丫头;小鹊,前面我提到的,去给宝玉报信的,赵姨娘的丫头;臻儿,香菱的丫头;还有就是嫣红,贾赦逼娶鸳鸯没有成功,花银子买来的一个女子。
有人会说,你这么一扫描,基本上像样的女子都被你搜罗净了,剩下的,大都不像样子,难道她们也有资格入册?那么我很郑重地告诉你,我个人认为,她们也应该入册。仔细想来,以下我所提到这些女子,她们也是社会的牺牲品,她们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比如人性恶,坏品质,更多的是社会因素,人际因素造成的。
《八副册》,第九个册子,也就是最后一个册子里面,我觉得会列入一些本来你十分厌恶的女子,第一个就是夏金桂;然后就是她的丫头宝蟾;还有就是参与虐待尤二姐,导致尤二姐死亡的秋桐、善姐儿;然后是府里面两个荡妇,鲍二家的、多姑娘,在有的本子里面把这个多姑娘写成灯姑娘,又把她设计成晴雯的姑舅哥哥的妻子;还有彩霞的妹妹小霞;问雪雁借月白袄儿的小吉祥儿,赵姨娘的丫头;春燕的妹妹小鸠儿;夏金桂的小丫头小舍儿;邢岫烟的丫头篆儿;最后一钗,压轴的,则是拾得绣春囊的傻大姐。最后这一组,你会觉得有点奇形怪状,但是,跟前面的合起来,就构成了那个时代,悲剧性的一百零八个妇女形象。
讲到这儿,我想起了上个世纪先贤鲁迅先生,在《我之节烈观》那篇文章里写到的一段话,我认为借用来奉献给九册《金陵十二钗》里面的一百零八位女性她们虽然善恶不等、性格各异是非常贴切的。
鲁迅先生是这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