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操演他们都认真非常,许临清在其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
他们都是曾在秦军中的将士,是她朝夕相处的伙伴,是母亲身后战无不胜的强兵。
那年母亲身死,她自知事变,京城恐秦军已久,他们这些人的下场要不就是流放,要不就是打散收编后被压制。她使计将他们或伪装死于战场,或收俘于敌军后伺机逃离,不论如何,她一定要保下他们。
秦军只做战场的雄鹰,绝不做皇权的走狗。
晚间王蒙一群人设宴迎接她,酒过三巡,她迷迷糊糊的望着亮着火把的蜿蜒城墙,只有在临城、在他们身旁她才能真的放松下来。
“主公此去许久,沿途可有什么收获?”王蒙三十余岁,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落地秀才”,他十一岁便成了秀才,往后便是不第半生。若说他怎的被许临清掳来,也许是他差点失手杀害试选官员的那天,他脑子真是糊涂!三年又三年,他虚度多少个三年。可那又怎样呢?民与官如何斗,他是人们饭后的谈资,是因为不知为何得罪官员而浮沉半生的蝼蚁。
被许临清救后,他只觉得为什么自己不干脆死了,他如何去面对乡里人的闲言闲语、绵里藏针的“王秀才”?更深一层的是他对自己学识的不自信,他从前觉得自己天上地下,才高七斗。可如今频频落第,家中老父老母年年盼年年失望,他年过半生却毫无所获。
于是他问许临清:“我写的文章当真很差吗?”
那时候她才多大啊?二十岁冒尖吧,一张稚嫩素白的脸绷着劲,手拽着他不放,生怕他下一秒就去投湖。
“还成,酸了点。”听到这话他不怒反笑,这小姑娘说话真直,但却也真。
“过个小小会试不成问题。”她补了句,嘴角还是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