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把布蹭掉又有什么用,土人自有一套流程,自己把控如何对待这些掳来的人,何时再进行问话勒索等等。

还有人十分好心地推了推云雁回,对他皱眉,摇头,暗示他不要白费力气。

云雁回却锲而不舍,坚持蹭那布。

大家心中叹息,心想看这人细皮嫩肉,可能是没吃过什么苦,不喜口中脏污吧,好歹同是天涯沦落人,于是,还有人好心地帮他挡在前面,云雁回也感激地看了他们一眼。

僚人们吸干了三瓮酒液,才有人发现云雁回的动作,这时云雁回的布已经快掉下来了,僚人不甚在意,只想着别让他大喊大叫吵扰了人,于是走上前,要把东西塞回去。

云雁回迅速吐掉布,深吸一口气,一秒切换苗语,也不管他们听不听得懂:“搞什么,当初侬智高起兵的时候,大家也算共过事了,岭南土族亲如兄弟,你们这样也太不够意思了吧!”

咦?苗人?!

一时间,其他本来或鄙视或帮助了云雁回的汉民都呆了一下,难怪这人一个劲想说话,原来我们之中出了个苗人!

这些僚人虽说听不懂云雁回的话意,但是都辨认得出这是苗语,更听懂了“侬智高”三个字。当初侬智高造反的时候,联合了不少土族,广南僚人和苗人都参与其中。

虽然不知道这人为什么穿着汉人的服饰,可是他流利的苗语骗不了人。

广南各土族对朝廷统治没什么认同感,动不动就闹事,土族之间则来往多,关系复杂,反正比与汉人的关系要好。

宜州和桂州距离不远,来往颇多。其实桂州苗人“归顺”受封一事,其他土族并不觉得有什么背叛感。他们的想法很天真简单,觉得这就像他们输了也会假装俯首,僮人不还乖乖去服徭役了么,但是坚信土族们不可能被同化。

这几个僚人只是看守的,拿不了主意,看云雁回气势汹汹,好像地位不低,一时间怂了,不敢再把云雁回嘴堵上,另一面又赶紧去禀告首领。

云雁回暗自松了口气,低头关切地看了看周惠林的情况,不知道他还能不能挺住。

周惠林难受得很,仍用眼神给云雁回传递了一个信息:一定要把他们给忽悠瘸了。

第275章 敲竹杠

僚人即便是首领,住得也不怎么样。整个广南西路地区, 大多是结栅而居。云雁回在桂州就目睹过一次了, 但是那边因为与汉人贸易多, 石美兰家中家具还是有的。

而僚人首领这边呢,屋子里面桌椅床一概没有, 人都是席地坐卧。而且这里的房屋,分作两层,底层空着, 用来养牲畜。同时, 也避免了与潮湿的地面直接接触。

有句谚语是, 雨下便寒晴便热,不论春夏与秋冬。环境如何, 可见一斑。

云雁回被带到了此处僚人首领家中, 虽已被解绑, 但是仍有武器暗暗对着他, 以为防备。

首领头上系着青巾,坐在牛皮席上, 打量了云雁回几眼, 说了几句土语。云雁回听不懂, 不过十分镇定,果然,下一刻旁边的人就用有些别扭的苗语翻译了起来。

“你是猫人,为何穿着汉装,与汉人厮混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