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祭》。这出戏的主人公叫王十朋,这折戏就表现王十朋跑到江边去祭奠一个人。写这一笔干什么呢?因为这一回写得很巧妙,凤姐过生日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但是贾宝玉却不通知家里的人自己跑到外面去了,穿了一身素白的衣服,骑着马,只有一个小厮焙茗跟着他。他干吗去了呀?简而言之,读者都已忘记了金钏跳井的事了,因为这场风波到故事情节发展到这儿的时候,已经很远了。但是曹雪芹下笔很厉害,他通过这一笔告诉你,贾宝玉对金钏始终不忘,他知道是自己的行为不当造成了金钏的死亡,所以他去祭奠金钏去了,因为这一天也是金钏的生日。贾宝玉去了以后还是赶回来了,他毕竟还得在凤姐的生日宴席、唱戏这种场合出现。
这个时候,曹雪芹就写得很厉害了:别人都不在意了,唯有林黛玉看到王十朋在江边祭奠的时候就发话了:“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你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跪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曹雪芹这一笔,可以说是一石三鸟:
第一,所有的人都猜不出来贾宝玉去哪儿了,只有林黛玉跟贾宝玉心心相印,最理解贾宝玉的行为,所以猜出他是去祭奠金钏去了。林黛玉这个话就是说,金钏不是投井死的吗,天下的水终归是一源,其实你要祭奠金钏从咱们荣国府、大观园都可以舀一碗水,对着那碗水去表达你的哀悼不就齐了吗?你非要跑出去干吗?她就知道,宝玉一定是跑到外面的某一处水边去了宝玉确实是跑到一个庵里的水井边上去完成了祭奠这就说明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有心灵感应,林黛玉这个话就是说给贾宝玉听的。第二,它也借此点明了林黛玉的结局。林黛玉的这样的话一个人死于水域,另一个人要来祭奠她叫谶语。“谶语”这个词在《红楼梦》里面多次出现,就是对今后命运的一种事先的暗示。这也就说明林黛玉最后的死亡和水域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