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一环一环地进行。现在我还在探究秦可卿的生活原型,而这方面的探究,就必须要涉及到您所说的,书中的若干过场戏。

我的观点是,我们读《红楼梦》,不能够错过它的一些过场戏,《红楼梦》每一回都有主要的情节,那情节基本上在回目上就都点出来了。但在主要情节的发展当中,会有一些过场戏,这些过场戏,早已有红学专家指出,都不是废笔赘文,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比如说第二十六回,这一回回目是“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很显然,重头戏是表现小红跟贾芸,以及林黛玉跟贾宝玉的爱情纠葛,当然还讲了一些别的事情。但是这里突然出现一个人物,就是冯紫英。大家记得这个人物吧,实际上在这回之前,他的名字已经多次出现了,有关秦可卿得病和丧事的情节里,就多次提到他。我们从脂砚斋批语里可以得知,前面提到过的一些人物名字,虽然只是那么一提,没戏,但在八十回以后,却是要正式出场的,不但有戏,有的可能还有重头戏呢!那么冯紫英这个角色也不仅是被提到,他是会正面出场的,在前八十回里他就正面出场了,第二十六回这个人物就出现了。当时他见到了贾宝玉、薛蟠,然后贾宝玉、薛蟠就问他,说你前一段哪儿去了,冯紫英就说,是随着他的父亲打猎去了。这段文字是不是有的朋友还记得?这段文字值得推敲。他说他是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儿回来的,他是在春天时候去的。打猎的事情,我在前面已经讲过了,就是说康熙朝的时候,康熙特别强调要保持满族的骑射文化传统,强调每年都要进行大规模的围猎活动,这些活动主要是在秋天,前几讲我讲到了木兰秋狝,但是春天有时候也会去打猎。

那么这第二十六回就讲到,神武将军冯唐之子冯紫英来了,为什么提到打猎这个事呢?就是薛蟠和贾宝玉发现他脸上有轻伤,脸上挂彩了,一开头他们以为他打架了,这些贵族公子经常挥拳打架,所以薛蟠就问他,这脸上又和谁挥拳,挂了幌子了?薛蟠自己就爱打架,他们都是一伙的,确实他们也经常打架,那么这个冯紫英就告诉他,说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得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可见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对头就是仇都尉,仇都尉的儿子他们也认为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打过架,但是自从那次以后,冯紫英说,他就不再那么随便打架了,不再荒唐了,他要做正经事了。那么做了什么正经事呢?冯紫英就说三月二十八去的,前两天回来的,干嘛去了,跟他父亲打围去了,就是打猎去了。地点呢?他也说出来了,是在什么地方呢?这个地点如果你囫囵吞枣那么读下去的话,你也就把它放过了,如果你细心的话,一看眼睛就会一亮,他说是在潢海铁网山上。

潢海铁网山,这个地名在第十三回出现过,你想是不是啊?第十三回秦可卿死了,死了就要找木头做棺材,好埋葬,这个棺材当时要好木头,薛蟠就说,他家里存有一副木头,是樯木,这个樯木就是潢海铁网山出产的。第十三回出现了铁网山的地名,第二十六回又出现,这绝不是偶然的。这在曹雪芹的笔下,是很重要的信息;这对冯紫英来说,那是非常重要的地点。他说是在铁网山上叫兔鹘子捎一翅膀,兔鹘子就是一种鹰,逮兔子的那种鹰,过去有一种鹰叫海东清,专门扑兔子,特别勇猛,又可以叫兔鹘子。那么这个冯紫英就跟他们解释,说脸上轻伤哪儿来的呢?不是挥拳打架来的,是跟我父亲到铁网山打围去了,在那儿为了抓兔子放鹰,那个鹰翅膀那么一扇乎,把我打了一下,出现了轻伤,他这么解释。他为什么要这么解释呢?想必有很多的原因,曹雪芹笔下也写了,贾宝玉跟薛蟠都急着问他,你为什么要去呢?冯紫英在这儿,没有直截了当地把前因后果说出来,但是冯紫英说了一句让人听了心里发痒的话,冯紫英说这次大不幸之中又大幸。这话多有意思啊!大不幸这是一个大前提,他怎么会大不幸呢?光是让兔鹘子捎了一翅膀,只能说是个小不幸;可是大不幸当中又大幸,怎么会又大幸呢?兔鹘子没把他捎得更惨,算是幸运吧,也够不上是什么大不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