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在雍正没有上台的时候名字的第一个字都是胤,第二个字都有一个示字边,字意都是吉祥幸福的意思;雍正上台以后呢,就保留他自己的胤字,把其他的兄弟名字里的胤字都改成“允许”的“允”了,取一个声音相近的字。二十一阿哥叫允禧,允禧这个人他的辈分很高,他是康熙的儿子,跟雍正是一辈的,是乾隆的叔叔。上一讲里面我已经说过,从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基本上是这样的匹配关系:在生活中,康熙跟曹寅同辈,小说里面,是贾代善贾母他们这一辈;再往下,跟雍正一辈的就是曹寅的儿子曹顒、曹頫,折射到小说里就是贾敬、贾赦、贾政;再往下就是乾隆,他在生活当中的同辈是曹雪芹,反映到小说里面,升华成为艺术形象就是贾宝玉,是这样的辈分关系。那么我们再捋一捋,允禧,他是废太子允的小弟弟,也是雍正的小弟弟,是二十一阿哥,他辈分高,但是他生得晚,因此他的年龄,实际上应该和曹雪芹差不多,比曹雪芹略大,是这么一个皇子。
这个人很有意思,考察他的一生,这个人他不问政治,表面上不问政治,喜欢文艺。他自号紫琼道人,又有一个号叫春浮居士。他留有著作到现在,如果你去找这个书,还可能找到,一本叫做《花间堂诗草》,他写诗,还有一本叫《紫琼严诗草》。我说到这儿也可能有人确实有点不耐烦,说你是不是说得太远了,还是说点和《红楼梦》有直接关系的好不好?好!允禧,我只举一个例子,你就知道他和《红楼梦》绝对有关系。这个人除了留下诗集以外,他还留下一个匾,这个匾现在还挂在咱们北京城,你可以去看,在哪儿呢?在什刹海后海,原来叫做中国音乐学院,现在还有一些机构留在里面,据说逐步要腾清。这里在清末的时候是恭王府,后面的恭王府花园现在成为一个公开的让大家参观的园林了,前面的恭王府的建筑还没有完全成为参观点,但是里面的一部分建筑保存得相当完好。在恭王府的庭院里面,就一直挂着一块匾,甚至在“文化大革命”当中也没有被摧毁,匾上写了四个字,叫做“天香庭院”。这跟《红楼梦》有没有关系啊?有没有一点关系?“天香”两个字我们多熟悉啊,“秦可卿淫丧天香楼”,是不是啊?那么现在你还可以看到这个匾,就叫“天香庭院”,虽然他没写天香楼,但是“天香庭院”也足够我们玩味了,是不是啊?这个匾当然很奇怪,这个匾上没有允禧的签名,但是有他的一枚印章,这个印章和签名具有同样的效力,证明就是他书写的。说这个什么意思,意思就是曹家在雍正朝遭罪以后,在他们的旧关系里面还有一些康熙朝的皇子,对他们家比较好,暗中保护,明里头可能也接纳,允禧就是其中之一。他表面上不问政治,也确实没有夺取皇位的野心,没有权力的欲望,但是这个人在几派的政治搏击当中,他采取了一种中立的立场,而这个中立又不是真正的中立,用今天的话说,他具有某种人道主义的情怀,他总是同情被摧毁的一方,被打击的一方,他总对那一方给予一些援助,给予一些温暖,是这么一个人。
这个人物年龄比曹雪芹略大,他的形象、气质应该就和《红楼梦》第十四回、十五回所写到的北静王是一样的。而且这个允禧后来他的谥号为“靖”谥号,就是过去王公贵族死了以后,皇帝会给他一个最后的评价,用一个字,个别情况下可能用两个字,多数情况下用一个字来盖棺论定,这就是谥号允禧去世后,他的谥号就被定为“靖”。北静王的“静”字,很可能就是从“靖”字演化过来,而且他后来封的是郡王,这个“郡”字和“静”字也很接近,字音很接近,所以从这些蛛丝马迹可以看出来,北静王的生活原型,跟允禧很贴近。
生活当中这个原型,允禧,他和曹家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像天香楼这样一个小说里面的具体的建筑的命名,和这个生活当中的人物,都是有关系的。
说到这儿,我必须把那个撂下的话茬再拾起来,因为有的听众朋友可能已经按捺不住了,说你刚才不是说了,还有一个永,你现在又说允禧,允禧是和雍正一辈的人,年龄小,辈分大,而你说的永,这个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