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机后的沈小桃,再也没法专心看图纸了。
她工作时很少分心,偏偏这次,怎么也集中不起精神来。
沈溪知的话像句魔咒,始终萦绕在她的耳边。
她听见他说:“我的舅舅好像认识你爸。”
第17章 关于亲人的一切(一)
提起“爸爸”这个词时,沈小桃的脑海中总是朦朦胧胧得像起了大雾。
偶尔听外婆的只言片语,她初步判定她爸沈承书是个幸运儿,死了亲爹又捡了个有钱的便宜叔,还能接受与富二代宁秉贺一样的教育。
听说照顾他的那家人很疼他,不仅视他为己出,在哪怕后来有了亲儿子宁秉贺,也没有偏心。
冚州的重阳节要吃蒸米糕,沈小桃举着买米糕送的小彩旗,看它在风中猎猎作响:“那为什么要和那家人断绝关系呀?”
“还不是因为宁远山那个老不要脸的!有了亲儿子就不要你爸了!”冚州的冬天又湿又冷,外婆赵惠子蹬着掉收废品收来的三轮,卖力的街上吆喝她刚从乡下收来的鸡毛菜。
2008年大街小巷都在唱着“北京欢迎你”,路过的理发店里电视机上正播放着这首歌的MV,赵惠子看好了开头唱歌小女孩身上的红色背带裙,问摆地摊的阿婆有没有同款,她要给乖孙女置办一件。
赵惠子拿着鸡毛菜,不忘记威胁东张西望的沈小桃:“你也要听话,不然我也不要你了。”
鸡毛菜是赵惠子女士两毛钱一斤从乡下菜农那里收来的,赵惠子在拨弄三轮车上的铃铛,说自家种的鸡毛菜,只要一块八一斤。
八岁的沈小桃不知道“听话”是什么概念,但她明白“不要你”是什么意思。
小女孩幼稚的内心被惶惶点燃,不安的气焰在她心里眼里迅速升温,她紧紧握着赵惠子的三轮车扶手,重重地点了点头。
沈小桃讨好地看着赵惠子,向她保证自己一定会听话。
赵惠子卖了几把鸡毛菜,已经忘了自己说的话,她指着不远处刚盖起的别墅区:“……你看那家人住的地方,多大,多好!要是他还有点良心,应该把你爸从监狱里捞出来,把你们一家都带去吃香喝辣的享福,而不是现在这样拖累我,我可怜的闺女哟!”
卖童装的阿婆真从犄角旮旯找到了一件红色的夹棉背带裙,阿婆麻利地将衣服上的线头剪去,对着外面甩去衣服上的霉味。
沈小桃被裙子上挤压的灰尘抖得够呛,赵惠子却毫不在意,她将裙子放在沈小桃身上比划,大了一个号,但八九岁的小孩正是长个子的时候,明年秋冬穿就正好了。
“这是不是你那外孙女啊?”卖童装的阿婆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你又不是没有儿子养老,还养着这个小拖油瓶干什么?”
赵惠子让沈小桃站直了,她脱下女孩身上的裙子,边替她换上新裙子边和卖童装的阿婆说话:“造孽死了哟!那家人不要她!他爸把她的福气全享了!要我说沈承书就是个傻的,就应该让那家人去单位写个收养证明什么的,我到时候把这丫头往那家人门前一扔,我就不信那家人能不要她?!”
“丫头片子。”赵惠子嫌弃地看了沈小桃一眼,“就是不讨人喜欢,以后只能当便宜货嫁人。”
“哎哟哟!真是惨得咧!可怜的小丫头,长得还蛮标致的啊,就是矮了点,以后要好好孝顺你外婆呀!”卖童装的阿婆在沈小桃脸上掐了一把,和逗小狗似地摸着沈小桃的脸,“他爸是因为什么事被抓的啊?”
“做工程偷工减料害死了人!”赵惠子压低了声音,“又不是没有赔偿,真搞不懂政府抓人干什么?可怜的小丫头,早早没了爹娘,我一个老太婆也不懂能拉扯她到什么时候。”
“那家人那么有钱,他爸这么多年没给她攒点啊!”卖童装的阿婆说,“你也别傻,丫头长大了迟早要嫁人的,不作数的……”
临近正午,秋老虎正热得起劲,菜市场的行人仍然络绎不绝,沈小桃穿着不合身的红裙子坐在三轮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