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寻常人家强些才是。因此尤氏也在银钱还够花的范围内,适当的多添置了一些物事。
刘婶和禾花难得跟尤氏进一回城,也是零七碎八地买了些不贵的物事。尤氏想着妙儿快到那可以穿耳洞的年纪了,于是便寻了家首饰铺子,花了几十个铜板子儿、给妙儿买了对丁香花耳坠子,让妙儿欢喜得将那对耳坠子拿在手上把玩。
物事买得差不多后,尤氏便带着妙儿来到了牙行,打算从牙行给妙儿挑个机灵顺眼的丫鬟,以后让这丫鬟专门照顾妙儿。反正妙儿再过几年便大了,这丫鬟最多也就用这么几年,等妙儿年纪大了家里要是用不上了、再把丫鬟给转卖了便是。
妙儿对给自己买丫鬟一事倒是不大热闹,但却对古代合法的“人贩子铺”十分好奇,因此一被尤氏牵着走进一家名为“张记牙行”的铺子,妙儿就忍不住转着一双眼珠子四下打量―――只见那店铺看着不大宽敞,只在最前头摆了张高台,一个五十来岁的老汉正坐在柜台之后,低着头,一手捧着账本、一手“噼噼啪啪”飞快的打着一架包了角的算盘。
那老汉应是这家牙行里的牙郎,只见他一见尤氏等人进来,便停住手上的活计、客客气气的问道:“这位夫人到小店,是要雇觅人力还是寻匠作?”
这雇觅人力便是雇、买小子丫头等下人,寻匠作则是雇佣有专门手艺的工匠。
尤氏想要给妙儿买个丫鬟,自然是属于前者,于是便开口答了句:“我想买个聪明机灵的丫头回去,不知老伯可有合适的人选荐与我?这丑话我可先搁在前头了―――那笨头笨脑、不会干事只会吃饭的我不要;成天只晓得嚼舌根、说是非的我也不要;遇事不晓得护着主人、帮着主人的我也不要!”
那老牙郎十分圆滑、一见生意上门,当下便堆起满脸的笑容,殷勤的向尤氏介绍起来:“这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夫人您今儿来小店挑丫头,可真是赶了巧了!前几日老朽才刚刚领了几个机灵的丫头回来,正打算送去给城里大户人家的管事挑哩!既然夫人您赶巧先来了、且指明要挑个机灵的丫头回去,那老朽索性便让夫人当这头一个挑的人……”
尤氏晓得这些牙郎、牙婆个个都是能说会道,说出来的话也只能信个五、六分,于是尤氏并没有因老牙郎的话而喜出望外、或是露出得了大便宜的神色,只不紧不慢的答了句:“老伯说的那些丫头聪明不聪明,得叫出来让我看了才晓得。”
“那是、那是,”那老牙郎一边冲尤氏点头哈腰,一边冲里间喊了声:“二福,把后院新来那几个丫头领出来给主顾瞧瞧!”
――――――――――――――――5.26第二更奉上,我一直在怀疑本文是不是米人在看啊,呜呜呜――――――――――――――
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
“好嘞,马上就来!”里间马上有人应了一声,随后便有脚步声往后院走去,想来那叫二福的人已经去领人了。
那老牙郎得了二福的回应后,一面请尤氏稍作等候、一面搬了两条长板凳请尤氏坐下,随后又十分殷勤的给尤氏端了盏茶来,还不忘摸了把瓜子儿塞给妙儿磕,显见得是个十分会做生意和拉拢客人的牙郎。
而尤氏等人稍等了片刻后,很快就有个小子领了几个丫头从里间走了出来,一出来就对那几个丫头说道:“你们几个赶紧按高矮胖瘦给我站好了,好让夫人仔细的瞧瞧你们!”
那几个丫头年纪看着都在七、八岁上下,且似乎有些畏惧那叫二福的小子,只见二福话音才落,那几个丫头就抖着身子自觉站成一排。
站好后那些丫头大多都低了头、不敢抬眼四下乱看,唯有排在最后的那个小丫头无所畏惧,不但不像其他人一样把头埋得低低的,还转着一双杏目大胆的打量起尤氏一行人,最终还把目光落在了妙儿身上,引得妙儿也忍不住礼尚往来的打量起她来……
只见那小丫头梳着包包头、穿着一身枣红色的布衣,她身上那身衣服的料子看着粗劣且有些破旧,但却掩不住她那副白白净净、眉清目秀的面容。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