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买来的!要是只卖四贯钱,赚的也就没多少。
要是换做平时,老牙郎定是不愿意以这个价钱将人卖了!可偏偏他家牙行已有几日不曾开张了,因此那老牙郎仔细的盘算了一番、最终还是一脸肉痛的应下了尤氏提的价钱……想着就当是做了这桩薄利的买卖、图个好兆头,期盼有一就有二、牙行接下来能生意兴隆。
妙儿一边暗叹尤氏才是那深藏不露的砍价高手,一边满脸崇拜的看着尤氏取了四吊钱给老牙郎,最让妙儿感到佩服的是,直到此时此刻尤氏脸上也没什么欣喜的神色,好似这桩买卖她也是做得不情不愿般。
而情势突然逆转、往巧娘盼望的方向发展,自是让巧娘惊喜交加、喜出望外,于是巧娘一见尤氏把了钱给老牙郎,不等老牙郎发话她就自动站到尤氏身边,脸上也满是感激之色。
尤氏见状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后便牵着妙儿出了牙行,刘婶和禾花见了自是赶忙跟了上去,禾花还不忘拉了巧娘一把、让她跟紧些,免得才刚刚被张家买下、就笨头笨脑的再被人拐了去。
几人上了小驴车后,刘婶和禾花依旧在车头赶车,巧娘和妙儿、尤氏一起挤在堆满物事的车里,驴车一开走、妙儿就忍不住问了巧娘一句:“姐姐,你的亲人住在哪里?你说出来,我和娘亲才能送你去找他们!”
巧娘心里对尤氏一家人充满感激,于是也就不敢再有所隐瞒、当下就一五一十的道出自己的身世:“不瞒夫人,我娘临终前才告诉我,说我们家原先是在泉州城外的矮岭村,后来因为一些缘故才举家迁到武夷山去……”
原来巧娘的老家也是在泉州府,他们一家人一直在泉州城外的矮岭村住到巧娘五岁,才举家迁去武夷山。没想到巧娘一家才迁到武夷山不到四年、就遭遇了一些意外的变故,不但家道中落、巧娘的双亲也因承受不了打击而双双去世,只留下巧娘这么一个闺女。
而巧娘因小时候是在泉州府长大的,因此早早就和当地一户人家的小子定了娃娃亲。那户人家世世代代都住在矮岭村,那家的祖母和巧娘的祖父是表亲、兄妹俩的感情也不错。因此当时两家也是在长辈的授意下才定了亲的,当时两家也彼此交换了信物,并说好待两家的孩子长大便把亲事给办了。
于是巧娘的母亲临死前给了巧娘那块玉佩,让她想法子到泉州府的矮岭村投靠夫家,反正巧娘早晚都是夫家的人,早些寻去也不过是先当个童养媳,等时候一到就是那家名正言顺的媳妇儿了。
――――――――――――――――――――5.27第二更奉上,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五十六章 同病相怜
不过巧娘的母亲临走前,只让巧娘到泉州城外的矮岭村投亲,并且只给了巧娘那块定亲时的信物玉佩,还没来得及把巧娘的夫家姓什名谁,以及家具体在矮岭村哪个方位告诉巧娘就断了气,因此巧娘眼下只知道夫家大概在哪个村,但却不知该从哪里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