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桃倚在柜台边小声跟顾婶娘嘀咕:“幸好吃鱼的大?多是存取的,点t?烤鸭的也早先收了银钱,否则就?此趁乱跑了都追不上。”
顾婶娘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日后也当如此。”
但铺子里也有沉醉美食、压根不好这热闹的人。王娘子夫妇俩身着朴素的细布衣裳,很不起眼地?坐在角落的桌上。俩人因早年流浪逃荒过,穿上这样平民?老百姓的衣裳竟比穿锦绣华服还要合身,浑身上下都透着敦厚质朴之?感,半点也没引起人额外注意?。
谁也料想不到,这开封府尹竟会在街边的小食肆里闷头大?嚼鸭架子。
王娘子豪气地?点了一整只烤鸭,又加了三文钱,让沈渺将那片下来的鸭架用盐裹了在热油锅里炸了,还额外还点了两杯桃子冰茶配着喝。
王雍一边学?着墙上的炙鸭图,一边小心地?掀开一张温热的、比纸还薄的荷叶饼放在手心里,再用筷子夹一块带皮烤鸭沾上那熬得浓郁的酱,搁上黄瓜条、葱丝,卷起来,再往嘴里这么一塞。
这鸭子是现烤的,还热乎,不仅有鸭肉的香,还有果木的香,鸭皮脆得咬下去会发出声响,皮下的油脂被牙齿挤出来,淌进了鲜嫩的鸭肉里。
鸭肉沾上那特制的甜面酱,肉嫩味醇,汁水丰足,大?多炙鸭肉柴得很,这沈记的鸭子吃起来却一点儿?也没有这份担忧了。王雍忍不住与王娘子一般,好吃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咽下去了,嘴里都还留着咸香清甜、肉腴皮香。
“好鸭,好鸭!”王雍捋了捋自己沾了油的胡子,又开始小心地?从边缘掀起面饼这面饼太薄,又软,若不小心,便会一举掀出两张来。
王雍虽然穿着常服,却还有些开封府尹的包袱,吃得斯文而慢,王娘子可不同,她甩开膀子闷头吃,一不留神便吃了快半只鸭了。这厢才?稍稍喘口气歇歇,她取过手边的竹筒杯子,就?着拿芦苇管子吸了一大?口茶汤,冰凉清爽的桃子茶顺着喉咙直滚进了肚子里,鸭肉吃多了的油腻与夏日的热气顿时从上到下、从里到外冲刷得一干二净。
“好舒坦啊!”王娘子惊喜地?又喝了一口,喜欢得不得了。
原本铺子里这样一杯茶要卖十二文,她还觉着有些贵了,但如今喝了却又觉着这么好喝的香饮子竟然才?才?卖十二文?再次小嘬一口,砸吧砸吧嘴回味,又想,原来果子与清香的茶底同煮,竟然这样好?
还有这装茶汤的竹筒也颇具巧思,竹筒外头还罩了麻绳网兜,能让人喝不完提着走,竹筒上还贴了不同形状的红纸,写了吉祥话,她杯上写的“喜乐”,她见还有其他人的杯上有“万福”、“嘉节”;或是“千龄”、“无恙”;更有“发财”、“暴富”。
有个商贾正好拿到了“发财”,顿时笑得合不拢嘴,还说借沈娘子吉言了!喝完了也不舍得丢弃这有好兆头的竹筒,提溜着便回家去了。
还用这芦苇管吸着喝,也有趣。
王娘子正好还剩一些没喝完,一会儿?正好拎着带走,去桥上看烟火,渴了还能吸着喝呢,多好呀。这十二文钱花得值,又好喝又吉祥又便利。
沈渺也不知?铺子里来了大?人物,客流高峰期过了,好多人吃饱喝足又去河边放灯或游船了,铺子里还剩四五桌客人还没吃完,时而要些酒水,但沈渺后厨已经闲下来了。
阿桃正帮着顾婶娘收碗筷,送进去给有余刷碗。
沈渺到后院看了会儿?,有了新员工,陈汌和湘姐儿?便不用当小工了。他们?俩此时正在陈汌屋里认字,一张张字卡铺了满床。沈渺先前将济哥儿?以前练的大?字挨个剪了下来,这样他们?便能一张张照着认,比一大?张的方便些。
俩孩子趴在床榻上,头碰头地?你问我一个字我问你一个字,乖得令人心软软的。
屋子里的小桌上还洗了切好的甜瓜、去了核的腌桃子,还细心地?插上了竹签子,湘姐儿?说是唐二抽空瞧见了,便给他们?俩切了送来的,让他们?俩读书读累了吃。
沈渺将这些都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