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1 / 3)

万昭祤望着病房外的枝头的生机盎然,心底却如秋风过境,萧瑟万般。蝉鸣的聒噪声好像霎时被放大一千遍,听得人满心犹如小刺摘不干净,而她沉默不语,只是点头。

另一边,移居新加坡的金家,金明瑛在手机上看着小姨让她加的那个人发来的图片和视频,全方位沉浸感受着伦敦大平层的景观。陈姝给她洗了一盘荔枝,是广州的增城挂绿,在七宝私家庄园里种出来的,只分给了几家亲近的尝鲜。陈姝剥了一个荔枝送到女儿嘴边,也凑过去看着房子户型装修。

这已经是调给金明瑛备选的第四套房子了。自动窗帘分开,落地窗被擦得一尘不染,视频特意在久久阴雨的伦敦选择难得的一个夏日晴天拍摄,灿烂日光下一望无际的市区和泰晤士河伦敦塔尽收眼底。连陈姝看了也不禁赞叹一声。

金明瑛却说:“也不知道从这儿飞下去是什么感觉。”

结婚多年,陈姝也传染了丈夫的口癖,絮絮道,“我的小姑奶奶,别说这种话了,你看见这公寓了吗,你就往伦敦报,什么帝国理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伦敦政经,我们都不掺和,全看你的意思。”

金明瑛敷衍地“嗯”了一下,说,“哦哦哦,知道了往伦敦报。”

陈姝拿她左耳进右耳出的大女儿没办法,又哄又劝,“往伦敦考还不好,那么大的公寓你住着,不愁吃不愁穿,爸爸妈妈也不指望你怎么样,平平安安就行了。这回你出去了,交朋友方面自己留点儿心,也看看什么样的男生值得交,有什么信儿说一声,别让我跟你爸天天惦记。”

这话也有根据,本是前天姚令春来新加坡,攒局喝茶,金颂一家四口都在场,姚令春没见过金明瑛,夸了一句:“姑娘这么大了,是不是苡晴说给电影弹钢琴的那个?”

金明瑛点头说,是的,姚叔叔好。

今年刚落幕的first青年影展,蒲公英影视公司选送的两部片子斩获评委会奖和最佳艺术探索,其中一部片子金明瑛弹了电影配乐,另一部片子专门加了剧情让金明瑛弹了一分半的钢琴独奏,都是她的留学申请的敲门砖。

姚令春又开玩笑:“问问老刘,七宝有没有这么大的小伙子,我们给撮合撮合。”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金颂一身冷汗,他又不是不知道好歹,哪舍得自己亲女儿往七宝往刘嘉毓身边掺和,忙堆了笑:“她就看着像个样儿,跟小孩子似的,什么事儿也不往心里去,就知道玩儿,我和她妈这一天都发愁。她妈还说呢,不行也弄个签证跟着过去算了。”话到此也就一带而过。

金明瑛随意一点头,也不知道听没听进去,又问:“小姨最近好吗?”

陈姝自然在女儿面前报喜不报忧:“你小姨最近可好了,前几天还去了庄子上玩呢,那个庄子有好几百亩的荷花。”

金明瑛跟妹妹玩儿的时候,听小明珊反复嘟囔,去哈尔滨住的时候,小姨姨病了小姨姨不能累,小姨姨不能给我讲故事,再加上父母刻意的遮遮掩掩,她还是猜到了一些成人世界的残酷现实。她本以为,你会因为这件事回来,会回到金家,就像她八岁时那样天真以为的一样。但是匆匆离去的十九岁的你再也没有归来过,徒留记忆里的片段与金明瑛挥手作别。

金明瑛不知道,是自己的父母一手促成你的离去,又用无微不至的关心加固着你和他们的联系。直到今日,仿佛一个美好的结果掩盖了所有的不堪。

太平机场。提着21寸行李箱带黑框眼镜的男人风尘仆仆走出来,马子成热情地迎上他:“总算见面了。从前天就等着你们过来了。一路上辛苦。”

男人推推眼镜,微笑:“刚从甘肃过来。也是临时才接到的调令。”

“自我介绍一下,郑石。”又转身介绍跟在他身后年轻一些的一男一女:“崔立,张文。”

一行人出了机场进了饭店,热气腾腾的铁锅炖得莫利鱼,周遭摆上了苞米面饼蘸酱菜家常拉皮和几瓶大窑汽水。郑石见了打趣道:“马处看来日子过得不错,入乡随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