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泱泱百姓,浩瀚人烟,又何来高台广厦,金殿朝官?
那一瞬他忽然感受到了为人,为官的使命。
六婶子痛苦的不是儿子必须出征,而是不知该选哪一个。
这种残忍的事由他来做。
裴循最终权衡道,
“老三,你去吧,我曾结识一位边将,我给他去一封信,让他照看你,保证让你全须全尾地回来。”
那位十六岁的少年闻言从人群中跃了出来,眼神亮晶晶看着裴循,
“十二叔,真的吗?”
裴循看着他,忽然想起当年簇拥在他周身,那群唤他十二叔的侄儿侄女们,神情恍惚,
“是真的,我今晚便写信。”
离开那一日,裴循亲自送他至村口,少年望着满村的青山绿水,不舍地与裴循道别,
“十二叔,我告诉您一个秘密,我喜欢上隔壁青龙村的秀儿,十二叔帮我盯着些,莫要让他爹将她嫁给旁人!”
裴循喉咙微哽,含笑道,“你去吧,十二叔保证在三年内给你攒够聘礼,等你回乡便可娶她过门....”
曾经,他为了坐上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不择手段,将天底下所有百姓视为匍匐在他脚下衬托他乾坤在握的蝼蚁。
而如今,他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只为这些百姓能留下足够的口粮,多卖出一匹生丝,好攒钱将那心爱的姑娘迎娶回家。
少年笑容熠熠背着行囊渐行渐远,嗓音被春风送来,
“十二叔,您说话算数?”
那道清瘦身影倚着轮椅坐在山野田间,面容朗俊依旧,
“你十二叔何曾失信于人?”
在他身后是一片炊烟袅袅,人间喧嚣。
【??作者有话说】
还剩最后一章,可能明天,也可能是后天,反正写完就更,两百个红包么么。
97 ? 第 97 章
◎全文终◎
楠楠和亦铵都很喜欢外祖家, 熙王府与荀府合并后,姐弟俩可玩的地儿更大了。
云栖少时在山野林间长大,她不想拘束了孩子, 是以从不以皇家规矩苛刻二人, 楠楠和亦铵每日清晨跟随皇祖父习箭,上午去翰林院读书,午膳一用,便撒丫似的往荀府跑, 皇后远远瞅着姐弟俩欢腾的背影十分头疼,
“楠楠调皮些便罢,那亦铵可是未来的储君,你也不管一管?”
五十多岁的皇帝依然龙骧虎步,气势勃勃, 他捋着胡须立在奉天殿眺望孩子们的背影,哈哈大笑,
“朕自小在边关历练, 养出一身结实的筋骨, 珩哥儿随我习武, 亦是龙精虎跃,反观襄儿,当初他是你第一个儿子,你将他看得跟眼珠子似的, 细心周到养在锦绣堆里,眼下他如何了?孩子还是糙养些好,你随他们姐弟去。”
皇后顿时语塞。
可怜皇后是操心的命, 整日瞻前顾后, 思虑重重。
皇帝看出她的担忧, 拍了拍她手背,宽慰道,“你呀,之所以常犯头风,便是心思过重之故,如今孩子们各得其所,你将自己身子养好方是正事。”
皇后闻言忽然喟叹一声,“罢了,罢了,珩儿不许我管事,你也责我多嘴,我何必讨嫌!”
皇后拂袖离去。
午后下过一场大雨,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湿气,徐云栖清晨去过一趟徐府,得知母亲去了青山寺又折回国医馆。
这些年徐云栖已极少坐诊,若非疑难重症,她等闲不出手,更多的精力用来培育新人,她在国医馆下设学舍,专职教授医学弟子。
贺太医和范太医相继致仕,如今太医院由韩太医执掌,而小唐也俨然成了国医馆的接班人。
自当年南下巡诊,银杏经受不住小唐软磨硬泡,二人最终喜结连理,如今他们夫妇将国医馆当了家,配合无间。
徐云栖将贺太医和范太医请来国医馆坐镇,老爷子有了伴,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