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伯听到小福的话,就道:“这位小哥说得应是王麻子家。王麻子是我们村的,家中贫苦,早年娶不起媳妇,就这么过着到了现在。可不巧,正收庄稼的时候,王麻子倒在地里,就再没醒来。就连他的身后事还是我们村里的人家凑凑给葬的。”
他说着就叹了一口气,“也是世事无常啊。”
叶向晚微微颔首,“既然如此,那这一亩下等田就不租了,我正好有些东西要种。我看老伯您年纪大,种了这么些年的地想来经验丰富,不知您老可愿替我种一种?您放心,只要您种得好,看顾得好,我必不会亏待了您。”
听着叶向晚的话李老伯脸上的皱纹笑开了花儿,“哎,不过是多种了些年的地罢了,当不得什么经验丰富。不过既然公子看得起老朽,那老朽也就不推辞了。”
叶向晚笑道:“那感情好,我可是从没种过地,正需要您这样经验丰富的人帮帮忙。”
李老伯高兴地点头,“多谢公子善心,将我们的地租减了一成,我们要谢谢您的大恩呐!”
说着就要深深拜下,叶向晚急忙将人扶住,见其他也都如此,忙道:“大家不必如此,快快请起。”
见众人起身,叶向晚道:“你们都继续忙去吧,我和李老伯说几句话。”
众人这才慢慢散去,继续去忙活地里的事儿。
李老伯道:“公子可是有什么要嘱咐的?”
叶向晚道:“那块地老伯先整理一下,等回头时间到了我再将种子拿过来。对了,不知老伯住在何处?”
李老伯道:“就在下河村,村口有一颗大柳树,往里进第五家,门前有一个老树根的就是我家。老汉姓李,排行第三,公子到时若是找不到,直接问李老三住哪儿就成。”
“行,我记下了。”叶向晚得了想要的消息也没有多在此停留,带着小福就进了院子,观看已经属于自己的大宅子。
莫老爷走得时候没有带多少东西,大件的家具都和之前说好的一样,尽皆留下。后院那三头畜生也还在。
看着这三头畜生,叶向晚犯了难,他们还要回府,这院里的畜生谁看着喂食?
小福见他犯难,就道:“二爷不若去牙行买几个仆人回来?”
“也好。”叶向晚带着小福很快赶回城,去了牙行,买了几个仆从。
选了一个中年男人,是个老实话不多的,可以做管家。一个年约三十的妇人,有几分做饭的手艺,只是面色蜡黄憔悴,还带着一个豆芽菜一样的女儿。说是十岁,可看着不过六七岁。
叶向晚干脆将她们母女二人都买了,还有一个半大的少年可以跟着管家做事,毕竟家里人太少也不好。
买了人,又去买了些米面粮油和布匹,并一些日用品,才带着他们几个去了乡下的大宅子。
“你们暂时就住在这里,好好给我看守着宅子,公子我亏待不了你们。”叶向晚看了他们一眼,继续道:“管家力叔月钱暂定一吊钱,乔婶子管着厨房,就先定五百钱,其他人就先领着二百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