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国库都空虚成这般,再稍微有点天灾人祸,普通百姓真真是只能等死。
许沁玉也不知道往后该如何,不管如何,她都不希望战乱发生,战乱会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死伤无数的。
过了两日,田地里头的农作物终于能够开挖了。
但许多百姓们脸上还是没多少笑脸,全都是忧心匆匆,担心赋税,不过开始挖田地里面的土豆跟红薯,等着挖出第一颗,看着下面一连串的粮食,都有点呆住。
那些土豆,颗颗都跟成年男子拳头大小,不过也有些很小颗,红薯的个头也都差不多,不过是细长条,有些红薯一个也能涨到一两斤特别大,等到一筐筐的土豆跟红薯挖出来,百姓们都惊呆了。
粗略的估算下,每亩田地的确差不多有三千斤左右的收成。
直到看着一筐筐的粮食,西南的百姓们才知道太守真的不会骗他们,终于露出笑脸来。
太守也把这两样粮食的吃食张贴告示告示给大家。
红薯跟土豆的确是可以当主食,但太单一,平日也可以吃点其他的粮食,可以跟豆子一直煮粥吃,蒸豆饭吃,也都能单独的煮熟蒸熟做主粮吃,甚至可以做菜,一些简单的菜谱也都说了说。
许沁玉三百亩田地,除了上交的粮税,佃户们上交的土豆跟红薯还有非常多,她都没有卖,全都运去饭庄里,给饭庄里加了不少新的菜肴。
土豆早餐饼,还有酸辣土豆丝,椒盐土豆块,肉沫土豆泥,土豆炖排骨等等菜肴。
至于红薯,做法也极多,拔丝红薯,红薯糯米饼,红薯是甜食,做出来的多得是也都是甜的,还能做成各种甜品,一时之间,许记饭庄也多了不少菜跟甜品。
土豆跟红薯味道好,加上又是新鲜吃食,点的客人还是挺多。
之前一些寻常百姓种的番茄,辣椒还有洋葱,也陆陆续续成熟,许沁玉收了不少回来。
现在入秋,饭庄跟酒楼那边就上了锅子,除了特有的涮羊肉锅子,自然就是番茄锅跟麻辣火锅,麻辣火锅没有牛油,香味少许多,但许沁玉用大棒骨熬出来的汤底,加上麻辣还有各种大料和猪油熬煮出来的,味道也是极好。
辣椒的辣味比茱萸辣很多也正了很多,即便是微辣,茱萸辣上不少。
但只要吃过一次的,几乎没有不爱这麻辣火锅跟番茄锅。
许沁玉熬的番茄锅底也极浓郁,吃番茄火锅时候,可以先喝汤在烫菜。
可以切一点水芹碎,再加上一些许沁玉自己做的肉粒,把煮开的番茄汤盛在装有芹菜碎跟肉粒的碗中,最后撒上一点葱花,这样一碗番茄汤就好了,喝起来汤汁浓稠,酸甜开胃,还有芹菜的脆甜,嚼起来还有肉粒的浓香,口感很丰富。
大部分人都是两种锅底都难以取舍,就点了两种合并的锅底。
所以即便是赋税加重,许记的生意还是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第130章
然, 西南的百姓有了今年种出来的土豆跟红薯,其他州城百姓却没有这些农作物,一亩田地种出来的粮食,能有是四百斤都算不错, 就算家中有个几亩田地, 可交上一半的粮税, 剩余的粮食即便省着吃也不够一年的吃喝,只能用每月辛辛苦苦赚得那点银钱去买粮。
可粮税突然涨了这么多,粮食短缺, 自然引得市价上粮食价格增长了几倍,每个月好不容易赚的一点嚼用, 都不够买粮了,百姓们的日子开始苦不堪言,有些家里没什么银钱的,几乎一天就只吃一顿, 饿得头晕眼花。
即便西南有了土豆红薯这种高产的粮食, 可其他地方依旧苦不堪言。
这些粮食上交后,一些送往各处军营,一些就送到朝廷的粮库之中,作为储备的粮食, 也有些送到京城。
西南这些要上交的土豆跟红薯,历经一个月后, 也终于陆陆续续送到京城里。
因为是新的农作物,亩产量又如此高, 肯定要运往京城, 由着朝廷安排, 送往各州城让百姓们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