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沁玉跟裴危玄先去看过闻氏。
裴危玄待会儿就去御书房忙了起来,才登基,各地折子多,每天都要批阅许久。
许沁玉已经吃过暮食,闻氏也吃过晚膳,婆媳两人就待在寝宫里闲聊着,她跟闻氏说着京城里头的热闹。
她只是在马车上经过,就能听见外头集市上有多热闹,还让闻氏平日闲暇时也可以出去逛逛。
许沁玉猜婆母虽然是京城人士,但这些年肯定也没好好在京城里逛过。
她也的确猜对了,闻氏虽然是京城人士,但其实对京城反而并不算熟悉。
还在闺房中,她是闻家庶女,平日不能经常出门,也就跟着当家主母和嫡女出门应酬吃宴时才有机会出门瞧瞧,可也不能到处闲逛,家里主母跟嫡女平日出去逛铺子也不会叫她一起,等到进了宫,更加没有什么机会出去,所以对京城还真不熟悉。
许沁玉觉得现在是个机会,宫里又没其他人,就还是他们一家几口人,宁姐儿最近不知在鼓捣什么,凤哥儿还有芫姐儿平日又跟着太傅学功课,也没人过来跟闻氏说话,闻氏除了用膳时能见到几个孩子,其他时候都是一个人孤零零待在寝宫里,实在冷清的吓人。
她也是怕婆母这样一个人整日冷清清,心里头难免容易多想,又是回到宫里头,到处都是先帝跟大伯哥待过的痕迹,触景生情,所以才想着让婆母多出去走动走动,不要多想,因为她这几日都瞧出闻氏精神气反而没以前好了。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时机很好,不怕朝中百官弹劾。
朝中的文武百官连着帝王只迎娶一位皇后,不立后宫都不多说什么,也不敢谏言说些什么。
估摸着这些朝臣之前被伏太后跟盛元帝弄的太心力交瘁,对于四哥不选秀不广纳后宫的事儿,也无人弹劾。
大概也是想着,只要四哥能够做个好皇帝,好好打理朝政,多为百姓着想,别像伏太后跟盛元帝那般阴狠跟只知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也不顾朝中大臣们的死活就好,其他的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所以眼下对后宫的事儿还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许沁玉都觉得这些朝臣还有点可怜,被伏太后跟盛元帝吓出阴影来。
所以这是个好机会,她以后会经常出入皇宫,出宫开酒楼开饭庄,也连带着婆母都经常一块带出去宫去,让朝臣们习惯习惯,习惯使然,即便以后想要改变弹劾,都为时已晚。
许沁玉接着说,“过些日子我不是打算去城里开酒楼吗?娘要不是让以往一样,也去帮我参谋参谋?”
闻氏听得还挺心动。
整日待在寝宫里,她总忍不住想起先帝跟长子,即便过去七年,她心里头都没放下。
闻氏知晓玉娘的好意,就不再拒绝,“好,那时候娘陪你一块出去想看商铺酒楼。”
也是她自己有些闲不下来了,总还担心玉娘一人在外面遇见坏人甚的,都是之前在边城养成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