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1 / 2)

怀璧 徐清圆晏倾 2122 字 2个月前

徐清圆扭头,从那后生脸上,看到无知无畏的单纯恶意。这人浑身散发着怒火,大约第一次享受到一呼百应的成就感,周围百姓越簇拥他,他越愤怒,冲上去想杀死堂主。

“他应该死!”

徐清圆被人与人之间这种过于单纯的恶所困扰,一时呆在那里,满心迷惘。

为什么恶意如此单纯,越是单纯,越让人心底发寒?

然后她听到他们解恨的声音:“骗子死了!”

徐清圆仰头――

灼灼烈日下,薄雪微微融化。

阻拦年轻后生们冲上来的两名卫士焦头烂额,还要手忙脚乱地用帕子捂住口鼻,他们没有注意到在他们身后,堂主呆呆地看着一个方向,听着百姓们的指责。

堂主脸上麻木无比。

他突然抬手,从后拔过一个卫士腰间的刀。另一卫士反应过来,以为这人图穷匕见,正要提醒,却见堂主拔出那刀,凛冽飞光映着身后圣母观音身上一点点渗出的血迹。

通过袅袅烟霞,似乎看到圣母观音双目紧闭,唇角扬起一抹诡异的浅笑。

她手掌中的堂主,目中浮起前所未有的平静之色,似万念俱灰,又似终得解脱――他抹脖自尽,血流如注,砰地摔倒在地!

下方吵闹的百姓们停了下来,他们恍惚地看着一切,任由“浮生梦”渗入身体……

徐清圆大脑空白,呆呆地仰望着堂主突然倒下的身体。

她心口突然一揪,闭上眼。

娘亲说,叶诗失踪的那天,街上有哪些人存在;赖头和尚说,王灵若和观音堂堂主认识;李固对观音堂态度古怪,既提防又保护,不惜与他们为敌;李固那里搜出来的没有传给南国朝廷的折子;今日城楼门下,李固看到卫清无现身后的激动,李固看着马车,那古怪又晦涩的眼神……

画面最后定格在堂主倒在雪地与血泊中的身影。

徐清圆脱口而出:“我弄错了,他不是乔应风,他在假扮乔应风。他应该是、应该是……

“南国忠武将军李槐,李固的兄长!

“观音堂堂主是李槐,这一切才合理。乔应风要逼疯的人是李槐,要让李槐动手,要让李槐身败名裂,要让李槐成为他的傀儡,而乔应风、乔应风应该是……”

她脑中再次将那些线索串联。

寒风裹着雪粒瑟瑟扬舞,清圆靠在山壁上,遍身冷麻:“他是那个赖头和尚才对!”

只有赖头和尚,出现在所有故事之外,又在所有故事之中。

……弄错了一步,她还来得及纠正这个错误吗?

第152章 血观音45

日头越升越高, 雪有融化之意。

薄薄清雪映着山石所雕的圣母观音像上流出的血迹,再加上倒在地上气息已无的观音堂堂主,眼下已经一派混乱。

下方祭拜的百姓中有人觉得场面诡异不对劲, 灰溜溜躲在人群中试图下山, 但他们视线昏昏,若有若无的“浮生梦”在此催发, 人们一个个意识模糊起来。

狂热的信徒挤在参拜圣母观音更近的山道上, 早早倒地, 有的开始昏迷不醒, 有的满嘴胡言, 有的发癫一样疯狂大笑。

更多的是倒地即昏迷。

“浮生梦”进入他们的梦乡, 驱逐世人心间的忧愁怖,圆满世人所有愿望的同时, 以性命为要挟。

他们需要解药!

徐清圆和卫士们都知道“浮生梦”的厉害, 徐清圆打起精神, 嘱咐卫士们在倒地的海海人潮中寻找一个赖头和尚, 或者一个蒙着面纱的毁容女郎。

她自己要为他们争取时间。

她在两名卫士的搀扶帮助下, 颤颤爬上了山巅, 到了观音堂堂主死亡的那片山崖口。

徐清圆趴跪在地,查看堂主的尸体。她伸手拉开堂主的手, 摸到堂主手心的厚茧, 便更加确定自己这一次猜对了。

徐清圆迷惘地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