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占了二房的份便占了,大不了家中一日不吃水。但是你占了别人家的份,我便是不能替您应承的。”

他口口声声都是‘您’,说的情理却不客气。

秦婆子也听出话音了,顺着儿媳妇搀扶拍拍腿,“二房人口多,昨儿挑了四担水用,你大房来来回回不作声,却挑了二十担。这是家里养了个水神仙呀?”

“什么家里?王大挑了都送到地里养庄稼了。”

“后山没水不成,这吃喝用的甘井水灌地,不怕天老爷下雷劈!”

“王大愣子,大老爷们懒死了,让你家豆豆少去嚯嚯庄稼,跟着你挑水吧。”

......

被人挤兑,王大愣子也不敢搭茬。

在村里,一旦有了懒汉名声,那可是大事。

黄氏还想再说,奈何丈夫已经顺着人缝里跑了,只好讪讪地跟上去。

她心里是恨毒了二房的小两口,回了家里自然是一段苦水倒。

哪曾想,吃过了上晌饭,在地里料理时候却听了一道好了不得的消息!

她再稳不住了,也不管在家是怎么恶狠狠地咒骂二房的两个。

小跑着到了那两座大工坊跟前,将将好看见二弟妹一身气派的裙衫,坐着大四方凳子,身前是一张长木桌子。

她停一下,深吸一口气,心说一定要客气点,到了跟前一开口,语气却有着连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怨怪。

“二弟妹呀,自家的生意用管事娘子,你怎么也不说支应我一声?好歹是你沾亲的大嫂子,便是少给几个工钱,用着也放心不是。”

庆脆脆抬眼看她,唇边也带笑,却是最真诚的笑,“大嫂子,这活计您做不来。识字记牌点算,缺了哪一个都做不成管事。您要是想挣钱,今儿下晌报名姓上来,且看合不合适上工。”

黄氏气恼,“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庆脆脆比她还嘴巴快,“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嫂子,多少人都是按章程来,家里生意浅,都没挣上几个铜板。人不自助,他人不助。”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

第二次新年快乐的祝福送上

天冷,出去玩,记得多穿衣服呀(过来人的经验)

第70章 忙活了忙活了

看着大嫂子失望离去的背影, 庆脆脆只是摇头一笑,并未放在心上。

她择用工上值,一是看做活利索与否, 二则是看嘴风牢不牢。

做活利索便能干腌制、晾晒的活。

嘴风牢靠便能放在炒料和拌料这样要紧的活计上。

这村里人家哪一家的汉子妇人不是能勤快做事的?但是在工坊是有工活量要求的。到点了, 别人都下值完工,偏你一个还在赶工,可不就是该忙的时候偷懒了。

对于这样的人, 用一次, 第二次算给机会。两次之后死性不改,便是他自掏银子求着, 都不会再要了。

黄氏早些年苛待过丈夫和小叔子, 但是分家时候相当于横断了情仇, 不好再翻旧账。

她明面上不会妯娌撕扯, 但大房想自恃长辈身份白占便宜,没门!

黄氏若是个肯的,只要投上名姓来,她会秉持公道录用上工。

毕竟生意场的第一条原则不因亲而徇私,不因故而舞弊。

今日是工坊第一日上工,庆脆脆按照往日村里人在坡上坡下四座院子忙活情况,进行了预备。

常理来说, 一上晌两千斤海货, 分类坐筐。

有些直接清水淋洗,如珍鲍之类的,需要去腮肺,很快便能上架。有些则是淋洗甩干, 然后腌料揉搓,再上架或是送到烟熏屋子。

一分筐活计便好做了, 整个海货生意就像马车轮子一般转开。

一上晌料理两千斤,收货称斤两有王海和王丰,再加上丈夫和自己。若实在忙,柳大柳二也来接应着。

腌制工八个,三个专门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