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林依不与她争辩,却叮嘱道:“往后若是仲微再要与我帮忙,你可得拦着他,这般被二夫人罚来罚去,可不好耍。”杨婶也是怕了方氏,忙点了点头,突然想起偷听来的言语,忙将方氏要退亲一事讲与她听。林依却不担心,笑道:“她那是气话,还未出孝,二老爷不会由着她在孝中生事。”
杨婶急道:“孝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你得早作打算。”林依见她比自己还急,忙安慰她道:“放心,我自有打算。”杨婶晓得她一向是有主意的,闻言稍稍放心,辞了出去。
对于自己的这门亲事,林依自做张家租客,就已想好了该如何行事,只是在此之前,须得先赚钱。她心中有目标,任甚么事也影响不到心情,躺到床上舒舒服服睡了一觉,第二日起了个大早,到城里寻到丁牙侩,照着之前谈好的价钱,买下了李三家年产二石的一亩地。她虽借用的是莫须有的“姑姑”名义,但地契上签的名字,其实就是“林依”,丝毫不影响两年后报上“闰年图”。
林依躲在屋里,将加盖了官府印信的地契反复读了好几遍,再小心将其与户帖放在一起,以备来年造“闰年图”之用。再过个把月,就是秋收,连丁牙侩都赞她这亩地买的划算,如今粮价虽降了些,但一斗至少也能卖到四百五十文大铁钱,一石十斗,二石二十斗,这亩地的出产,毛利九千文。
林依独自一人坐在桌边傻乐了半晌,才想起那地里的稻子,不会自己飞上来,须得有人去收,不过这也不难,大不了再托丁牙侩雇个人来帮忙。事不宜迟,雇人须得趁早,虽还不到收获季节,但总得有人照管。她头回当个小小地主,等不得第二日,当即起身,又朝城里去。
丁牙侩听过她来意,替她出主意道:“现下等着秋收罢了,雇佃农实在划不来,不如我叫李三帮你盯着,待到秋收完,你把几个辛苦钱与他,若是他活儿做得好,明年你再雇他。”
眨眼田地主户变客户,林依暗发几声感慨,福身谢丁牙侩好心提点,让她不花冤枉钱。从丁牙侩家出来,她顺着商铺林立的街道,寻到一家专卖家什器皿的,照着自己房中的那几样挑了,指给掌柜的瞧,问道:“共需几个钱?”掌柜的瞧她年小,又作村姑打扮,懒怠出声,只伸出三根指头晃了晃。林依默念,三千文,也不还价,转身回家。
隔日,户长来张家送“由子”,顺路把林依的也捎了来,悄悄塞给她。林依低声谢过,藏进袖子,若无其事回房,打开来看,原来这“由子”即是一张“纳税通知单”,上列她应缴的秋税数额,共九升粮食。她将“由子”与地契等物叠放一起,仔细藏好,直觉得再世为人后,头一回有了些许安全感。
林依藏好“由子”,走到书桌前去取纸笔,却翻出一张竹纸来,唇边不禁泛上苦笑,抚了好一会儿,才提笔记下一行:三千文。她将写了字的纸条裁下放好,捧着脑袋又开始算账,她手中的五贯余钱,交过饭食钱,付过中人费和头一期买地钱,尚余两贯多,她本想拿这钱去做点小生意,但如今独立成户,手边总要留些钱应急,再者女孩儿家,抛头露面终是不妥,只得将这想法按捺下来。
第39章 秋收季节
转眼一个多月过去,地里的稻子熟了,金灿灿地惹人喜爱,林依想着手里马上就能有钱,兴奋得好几夜没能睡着。这日,张家二房都下地去了,大房则带了张三郎去成都府求医,家中只得林依一人,她正在屋里坐着练字,忽听得外头有人唤她,出去一看,原来是丁牙侩。她怕被人瞧见,急急忙忙地问:“丁牙侩寻我有事?”
丁牙侩道:“去问问你姑姑,收稻子要使用的镰刀呀,半桶呀,是她出,还是李三出?”
林依在张家瞧惯了佃农做活,一听就明白,回道:“我姑姑前儿才与我讲过,叫李三家出罢,她照规矩多加几个钱。只是她怕被人疑心,不想把谷子运到自家去晒,怎办?”
丁牙侩指了指隔壁,道:“拖到李三家去晒,他家已无田,没得谷要晒,不怕弄混。”
林依犹豫道:“我姑姑不知他信不信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