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阿琇木然地点点头。崔锴细细看了看她的神色,咬咬牙道:“陛下本就不喜我娶你,如今更以你是祸国之人为由,逼我将你逐走。我宁死不从,他……他便要我另娶……”

阿琇似听不明白,重复了句“另娶……”崔锴沉声道:“你还记得曾与我定亲的荆州蔡氏吗?”阿琇霍然抬起头,崔锴苦笑道:“原来那蔡姑娘自幼便有顽疾,自知命不久已,不愿拖累于我,是以当日我去求娶才会婉拒。后来……后来没多久她便死了。”

阿琇轻声道:“倒是个有情有义的女子。”崔锴又道:“江东攻陷南郡,蔡氏不愿归顺苏氏,移居南阳。此次和议,又将南阳半部让给了江东,蔡氏便举族迁至益州。名门大家来投,陛下自是欣喜,设宴款待。酒宴之上,蔡氏族长即蔡姑娘之父,提起与我的这段过往,颇为遗憾。又言……又言家中尚有一孙女待字闺中,听闻我自谢家姑娘丧后并未娶妻,愿以孙女嫁我,重续两家之好。”

阿琇只觉心中阵阵发凉,不由颤声问道:“你是如何说的?”

崔锴忙说道:“我当时尚在汉中,并不知晓这些。待昨日回来,进宫面见陛下时,他才告诉了我。”阿琇退后一步,扶住身后的书案道:“你打算怎么办?”崔锴紧走两步,握着她的手道:“我已经有你了,怎会同意!只是陛下说他已应允了蔡家,定要为我保了这媒。他说我若不答应,便将你的身份公诸天下……令你身败名裂,再不能祸国殃民。”

阿琇冷笑道:“我当真不知,哪里就碍了他这贤明君主的眼!”崔锴心知公孙玄是恨自己屡次为了阿琇违逆于他,此次更是为了保全阿琇,割让了武陵南阳。在他心中,阿琇已如那亡国妖姬妹喜妲己一般,迷惑着他的忠臣良相,离间着他们的君臣之谊,是以要除之而后快。崔锴深知此时自己越护着阿琇,他便越是容不下她。

阿琇定了定神道:“你还是没说你到底做何打算?”崔锴扶她坐在椅子上,半跪在她身边道:“如今看来,推是推不掉了。我准备以在你灵前发过誓,此生绝不再娶为由,对蔡家说,若非要嫁女,也只能为妾。”阿琇疲惫地说道:“他们若是愿意呢?”崔锴道:“那就只好纳进来,晾在一旁。”他轻抚着阿琇的脸道:“我定不会负你!”

阿琇定定的看着他,心中忽然涌起一阵悲哀。为何她兜兜转转总会遇到这样的事?苏衡也好,崔锴也罢,都有这样那样无法抗拒的理由,唯有她,除了委屈、隐忍,别无他法。是命运独爱如此捉弄她?还是世间女子都要过这一遭?

崔锴见她神色凄惶,竟然觉得心慌,忽然想到一事,将她揽在怀中道:“我在江陵见到那孩子了。”阿琇一怔,片刻才明白他说的是苏绍,不由心中一振,听他又道:“他被教养的很好,那般枯燥无趣的场合,他也能安安静静地坐着倾听,将来定能成大事。”

阿琇强忍着泪不说话,崔锴抚着她的发道:“我当时看着他,心里在想,他本来应该是我的儿子。”说着轻轻松开她,看着她的眼睛道:“阿琇,咱们也生个孩子吧!”

一个月后,崔锴又纳一妾蔡氏,将其安置在西院,再不曾去过。蔡氏倒是极为柔顺,对阿琇也颇为尊敬。阿琇见她不过十七八岁,正是花样年华,却被家中嫁给年长她近二十岁的崔锴,初嫁即被冷落,一时不知该喜该悲。

这日正是乞巧,小桃欢欢喜喜地准备瓜果等物,待天黑后与阿琇同乐。阿琇见蔡氏无事,便将她也请来。蔡氏与小桃年龄相仿,倒是颇能聊的来,阿琇坐在一旁轻摇绢扇,笑吟吟地看着她们。

一人悄悄靠近阿琇,轻声唤道:“夫人!”阿琇回头看去,正是刘落。当日他护送阿琇到了府中,却不愿再回去,只说苏衡令他从此跟着阿琇。阿琇无法,以书信征得崔锴同意后,便将他留了下来。他倒也省心,除了阿琇出门时护卫在侧外,平日或待在房中,或与罗昱等侍卫切磋武功,一来二去,与府中诸人混得极为熟稔。

作者有话要说:  新坑广告:

“喂,你确定他是公子不是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