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三房的妯娌都是有商铺跟嫁妆傍身,就算这两房加起来,一年恐怕也就一万来两的银子。
可女儿一口气给她二万两,薛氏急忙放下银票,先去看女儿的回信,也终于知晓玉娘为何给她这么多银钱,原是玉娘开得饭庄每月都有几万两银子的盈利,即便如此,薛氏也不想要女儿这些银钱。
这都是女儿辛辛苦苦赚来的。
薛氏犹豫下,等丈夫回来后,她跟丈夫商量,还跟去年一样,留下二千两银票,剩余的再让马六年后给玉娘送回去。
她记得马六等年后还得再去边城一趟。
许二老爷自然也跟妻子一样的想法,二房平日没甚用银钱的地方,他自己的俸禄够一家三口的吃喝,妻子娘家那边每月还有红封,玉娘每年还给二千两银票,已是足够。
所以等年后,薛氏又把一万八千银票塞到信封里,让马六带回给玉娘。
信中还说,一年二千两银票已经很多,多余的银子,让玉娘好好存着,还告诉她,财不露白,让她莫要把赚的银钱同其他人说。
其实也就裴家人知晓,许沁玉也没给其他人透露过。
等到马六带着这封书信再次来到西南,已经开了春。
不过许沁玉还不知,她最近也在忙,饭庄没有放年假,饭庄比平日都还要忙碌。
作者有话说:
晚安~
? 第 126 章
第126章
今年是许沁玉穿过来的第四个年头, 她已经在这个时代活了四个年头,说习惯倒也算习惯了,跟她后世过的日子没甚太大的区别,也是整日做做菜。
说要不习惯, 肯定也是有的, 各种生活便利, 所处环境,风俗习性有所不同,还有就是封建环境带来的一些影响跟见闻, 但许沁玉目前倒也还算好,除了刚穿过来那段时间的苦日子, 现在不光婆母疼惜她,连宁姐儿也护着她,有什么好看的首饰衣裳好玩的,最先想到的都是她, 更加不用说凤哥儿跟芫姐儿两个孩子, 反而更粘着她一些,四哥待她也很好,穿过来的唯一好处,大概也是有了家人, 家人包括裴家,还有原身的家人。
在这里的第四个年头, 虽就开了第二家分店,不过有两家铺子, 许沁玉倒也心满意足, 她暂时也没打算去西南以外的地方开分店了。
毕竟是皇族流放的王妃, 还是得低调一些, 她在西南怎样都成,去了其他州城就不好说。
今年饭庄过年时也没歇业,本来许沁玉是想歇业,但前两个月开始就有人陆陆续续问,希望过年时候,饭庄莫要歇业,他们都想在饭庄这边定年夜饭,过年想拖家带口来饭庄游玩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