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到了番茄尾季时,许沁玉收了不少番茄,都给熬成了番茄酱,装进坛子放在冰库里面保存着,现在还能吃到番茄锅底。

因此酒楼里吃火锅的人可不少。

酒楼的生意一直很顺利,没想到过了几日,京城坊间突然开始说起皇后娘娘开酒楼,是以权谋利,皇后就不应该开酒楼,还是与民争利,说是皇后娘娘开的酒楼,达官显贵自然得去捧场,指不定都会偷偷送礼送银钱。

莲花一听到这些谣言,不等盛武帝让她查,她已经跟暗卫开始查了起来。

这话肯定不是民间百姓传起来的,毕竟皇后娘娘开酒楼的事儿都已经大半年,都无人说甚,更何况,谁说皇后就不能开酒楼,京城里头达官显贵家里做营生的可不少。

何况民间百姓反而很喜欢皇后开的这酒楼。

酒楼里的吃食或许有点贵,但酒楼门前卖的红烧鱼,鱼头烧豆腐和鱼丸,他们可都是吃的起,价格又便宜,不仅如此,皇后娘娘还写了两本菜谱贴在各处的告示上。

两本菜谱,一本是各式家常菜的做法,另外一本则是百种小吃的做法。

家常菜谱里头就包括今年丰收的土豆红薯的各种做法。

许多百姓按照菜谱上的步骤,也终于知道这两样有这么多种吃法,不是只用白水煮着吃,还有以前不喜欢吃的鱼虾,便宜的猪下水内脏甚的,处理好,味道也很不错。

现在基本家家户户都会按照皇后娘娘给的这菜谱做些吃食,油水很是不错。

因此百姓们还是很喜欢这个皇后娘娘,觉得她接地气,跟他们一样。

也因这个,民间传来这些谣言时,不少百姓都帮着皇后说话。

“这是哪个坏心肠传的谣言,人家皇后娘娘凭什不能开酒楼,我们都不说什么呢,怎得还有人故意传这样的话语,竟还说皇后娘娘受贿,该不会是哪家酒楼竞争不过许记食府,故意让人这么传,想让皇后娘娘的酒楼开不下去吧。”

“就是,人家许记食府门口卖得便宜吃食,咱家还经常去买呢,我家两个小孙子这几个月都给吃得白白胖胖,人家都做了皇后,还愿意亲自下厨开酒楼,还把菜谱告示给天下百姓,让咱们都能吃得起便宜味道好的荤腥,也是为咱百姓做好事儿。”

“你们根本不知,之前辽州那边不是发生了水患吗?人家皇后娘娘也捐了几万两银子赈灾,听说这酒楼赚得银钱,其中不少都充到国库里头来建设水利呢。”

“皇后娘娘这般好心,到底是哪个缺德鬼传出来的。”

“没事,就让这黑心鬼传吧,咱们不搭理就是了。”

而莲花也也很快查到是谁在传这些谣言。

许沁玉本来也想着会不会真是哪个酒楼嫉妒许记食府生意好,所以才传出这些话,但仔细想想,在京城开得起大酒楼的,家世不会简单,不可能因为这点利益,就把家族给断送掉。

她心底隐约知晓是谁传的这些话语了。

等到莲花回来,她道:“莲花,可是查到传谣言的人呢?是不是许沁慧?”

自从跟四哥大婚后,她就再也没见过许沁慧,也未见过许家三房的人,三房的梅氏来找过她,是她开酒楼后,不过同样连她的人都没见着。

莲花点点头,眉头紧锁,“正是许沁慧。”

连她都觉得许沁慧真是找死,落到这般田地,她还不肯安分,还要坏皇后娘娘的声名。

许沁玉道:“报给大理寺吧,把证据也一并交上去,到时候该如何判就如何判。”

污蔑传言皇后的事情是大罪,可不是市井妇人们普通的吵架辱骂,拉开劝架就好了。

莲花点头,“主子放心,我已经派人去大理寺报案了,物证人证也都一并给送了过去。”

…………

许沁慧如今还住在宋家,自从她被家人一台小轿送到宋家,跟宋秉兼成亲后,一开始她被关在宋家,宋老婆子整日守着她,不给她出门。

她不是没想过离开京城,可是